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延安时期,“劳动下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劳动观念滋生蔓延,对人们的现实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随着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政策尤其是对土地政策的调整,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边区各革命根据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生产劳动的模范人物,为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重要动力支持。自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不仅注重对生产积极分子的奖励和宣传,还相继举办了以工业和农业为主题的制造品竞赛展览会。陕甘宁边区政府还先后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等一系列奖励条例。1943年底,边区第一届劳模表彰大会顺利召开,中央领导人亲自为劳模颁发物质奖励,授予奖章、奖状、奖旗、题词等劳模荣誉。1944年底到1945年初,边区第二届劳模表彰大会顺利召开,毛泽东发表了《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讲话,明确指出劳模具有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

——摘编自赵勇、吴艳《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历史意义。
2024-04-18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1年,中共中央军委明确指示说:“军队在抗战期间原则上不再补兵,作战损失后两团并为一团,两营并为一营,两连并为一连,旅的架子也可取消一些。全军准备明年至后年缩小一半。”这一指示(       
A.反映了国民党消极抗战的策略B.旨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表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发展民众教育,并通过拉家常、贴标语、喊口号等多种形式,掀起扫盲运动高潮。这些措施(     
A.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B.有利于中共政策的贯彻与落实
C.体现了三三制民主原则D.缓和了边区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2024-04-16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沦陷城市的部分工作。这些史实表明(     

1939年11月,天津圣功中学张凛组织读书会再次学习《论持久战》,在这次讨论后她约苏菁同学……作入党前的第一次谈话,随即苏菁被组织上接受入党。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余贻侧回忆:地下党经常捐来一些“《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书籍。……书里的话入情入理,说在了我的心上”。

济南鲁麟洋行经理毛晓亭回忆;地下党王见欣几次给洋行职工宣传毛主席刚发表不久的《论持久战》。我曾参加过两次,对我教育启发很大,至今记忆犹新。

A.发动舆论战成为敌后抗战主要手段B.共产党团结动员各界民众坚持抗战
C.《论持久战》系统阐明党的抗日方针D.党的地下工作队伍得到空前发展壮大
2024-04-13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39年1月,晋察冀边区发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于村选的指示信》。根据这一指示,各村进行了村代表选举。在1940年的选举中,冀中地区的村代表中地主、富农占8.1%。到1942年这一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在太行五分区281名村代表中,地主、富农占了21.1%。这体现了(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得以扩大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落实D.抗日民主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2024-04-13更新 | 27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39年,党中央设立干部教育部负责全党的学习。1940年下发文件规定每年5月5日马克思生日为学习节。1941年,党中央作出决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党支部、过党的组织生活。同年,毛泽东提出中央政治局要以“掌握思想教育是我们第一等的业务”。由此可见,上述举措(     
A.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开始确立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地位D.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需要
2024-04-11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词典里对“英雄”一词有三层释义:

勇武过人的人。

具有英勇品质的人。

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整理自《汉语大词典》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以“英雄”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1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诗经》有言:“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间歌谣融入革命斗争内容,越唱越多,越唱越广,越唱越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部分革命歌谣(节选)

序号歌谣名称歌谣内容
《藏龙卧虎根据地》大青山高,漫瀚山低,藏龙卧虎根据地。大青山漫山山青,遮山盖顶的八路军。要问八路军有多少?星星多少他多少。八路军本是老红军,一普真心打敌人。打得鬼子漫山滚,打得顽军丢了魂
《插秧曲》一,二,三,……绿映映,绿映映,……插得整齐又好看。同志哥伴着同志嫂,唱着歌儿插着秧。……我们是苏维埃公民,都得参加革命战争……
《全国大反攻》九月里来刮秋风,红旗飘扬在天空,各路大军都出动,人喊马嘶多威风。问一声同志们到哪儿去呀?咳,杀进蒋管区
《最后胜利是我们》铁腿踏破万里云,脚踩黔军牵川军;能打善走是红军,拖垮累死‘中央军’,最后胜利是我们。

——摘编自邓登瑶《革命歌谣的演进历程、鲜明特征及价值意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歌谣序号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4-09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40年,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对于共产党以外的人员,不问他们是否有党派关系和属于何种党派,只要是抗日的并且是愿意和共产党合作的,我们便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他们。”该指示(     
A.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需要B.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基本经验
C.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D.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精神基础
2024-04-08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 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41年6月统计,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太行区,减租11个县,其中9个县有佃户7750户,减租17730石,平均每户减租2石以上。在晋绥区,1941年统计,17个县有20987户佃户,减租17716石,平均每户减租8斗多。在山东区,1940年统计,莱芜减租24.5 万斤,博山减租2.8万斤。该政策(     
A.减轻了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生活
B.对抗日根据地经济和抗日斗争有很大促进作用
C.承认了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有利于统一战线
D.极大地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2024-04-07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