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8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精神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号召全体宣传队员“到前线去”。下图为廖冰兄响应号召创作的《抗战必胜连环图》(部分),在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各城镇流动展出。由此可知,宣传队的活动(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展现出民众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C.适应了民族抗战新形势的需要D.体现了两个战场之间的相互配合
2024-03-28更新 | 252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士绅成为中国共产党游击队主要的给养来源,反“扫荡”时,许多地主慷慨捐款。这是因为(       
A.抗战形势的好转B.阶级矛盾的消除C.农村经济的发展D.“双减双交”的推动
2024-03-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36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决议提出“民主共和国”较之苏维埃制度在地域上具有“更普及的民主”;1937年5月,陕甘宁苏维埃政府不仅吸收了国民政府的议会制,还规定法院具有“审判独立”的权力,“不采取司法与行政并立”的模式。这些举措(       
A.改变了根据地政府的组织结构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发展和完善了根据地民主政治D.扩大了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4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来缅怀历史。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纪念馆正前方是面积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雕塑,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2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材料3   中国邮政发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小型张(见下图),主图“和平与正义”表现的是冲破铁丝网的和平鸽。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1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2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列举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场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上图的寓意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2024-03-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中国近代史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人数统计

第一种统计方法第二种统计方法第三种统计方法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数据:最初六周屠杀20万以上南京军事法庭统计数据:集体屠杀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根据埋尸记录:慈善团体埋尸18.5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统计数据:毁尸灭迹15万多具零散屠杀858案,经慈善机构埋尸15万余具日军埋尸、毁尸15万
伪政府和个人埋尸4万
总数不低于35万总数不低于34万总数不低于37万

材料二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68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南京师大附中历史组老师带领同学到长江沿岸的集体屠杀地点进行了考察与祭扫。中山码头、煤炭港、草鞋峡、燕子矶等地的纪念碑,记载着我们民族刻骨铭心的历史。但纪念碑的周边环境较差,或脏乱,或狭小,或碑前汽车飞驰,很不安全,这些,都不方便凭吊。而且,从草鞋峡到燕子矶的江边道路,被江边采沙船和货车超载破坏。燕子矶附近的三台洞、二台洞景区又脏又乱,道路拥挤。



(1)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遇难同胞最少有多少人?
(2)请写出日军在中国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的名称。
(3)对于日军侵略,中国进行了全民族的殊死抵抗。请写出两个重大战事的名称。
(4)中国共产党在什么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5)根据材料,你认为在遇难同胞遗址的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请你提出一条宝贵建议。(假如你列举出其他地方、其他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可以同等得分。希望同学们关心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申遗工作,并对遗址保护尽自己一份力量。)
2024-03-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某时期,河北平山县妇女一边劳作一边唱歌:“二月里来呀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妇女们呀,多生产,劳动呀光荣,才能得解放”;“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敌人来了就坚决地打,敌人扫荡也坚持生产”。这反映了(       
A.解放战争获得农民支持B.土改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中共实践人民战争路线D.解放区重视群众劳动教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群众;但是在敌后抗战的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这一调整(       
A.改变了政权革命性质B.削弱了国民党的力量
C.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D.适应了革命形势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的示意图。该战役(       

A.是抗日战争初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B.推动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
C.结束了日军对华北敌后战场的大扫荡D.获得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积极配合
2024-03-21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艺术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漫画《日本的今昔》刊载于1940年的《抗战漫画》杂志。对于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桑叶”指中国,“蚕”指日本             “雄鸡”指中国,“毛虫”指日本
A.展示作者想象的中日版图B.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剧变
C.坚定国人抗战到底的信心D.揭示中日国力对比的根本变化
10 . 下列两幅图为抗战时期的两次著名战斗,其共同点是(       
A.属于敌后战场B.粉碎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C.属于正面战场D.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2024-03-2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1级)高一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