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1 道试题
1 . [地图测绘与战争局势]

材料一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参谋本部乘机将大量专业人员派往东北和台湾,由此拉开了近代日本专业盗测中国的序幕。日俄战争后,参谋本部统一了测绘中国的比例尺,要求实地测绘十万分之一中国兵要地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军在扩大盗测范围的同时,开始在中国大陆长期部署专业测绘人员。1913年,参谋本部解散临时测图部,留下16个测绘员,隶属于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组成土地调查班,标志着日本在华正式设立了永久性日常盗测机构。从九一八事变前日军在华盗测过程看,其顺序先是台湾、东北,接着是内蒙、山东、东南沿海、华北,再为华东、华中、华南,然后又回到东北。

——摘编自许金生《盗测中国:近代日本在华秘密测量史概述》

材料二   全面抗战时期,出于独立军事作战与根据地发展建设之需要,中共在华北的地图绘制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如由八路军总部测图室调查制印的辽县、黎城、襄垣、武乡四县的分幅路线图,不仅标有四县的聚落户数,还将日军在“扫荡”过程中烧毁的房屋占比精确到每一个村落。1944年绘制的《太原敌军军事设备图》等17幅平面图,均系军区情报侦察人员实地调查密测并编绘成图,可以清晰呈现出日军驻城及矿区、飞机场等军事设置布局。县图是现存数量最多的行政区划图,图上直观呈现了县、区政府驻地、县界、区界、辖村详情等信息。

——摘编自白如镜《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华北的地图绘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华盗测的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盗测行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绘制地图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9年,边区政府积极鼓励社会广大妇女参与传统体育活动,展示自我风采与魅力;1942年,在“九一”扩大运动会上,工人群体第一次出现在运动赛场,获得参加体育比赛的资格;1943年,延安在开展骡马大会期间举行赛马比赛,参赛选手几乎全是业余水平的普通群众。这说明了(     
A.体育活动日益政治化的演变态势B.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作用被重视
C.战时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化改造D.根据地民众生活丰富多彩的现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根据相关记录:冀西三专区的平山、灵寿等县,大都从1938年春开始贯彻减租减息政策,1939年秋到1940年秋分期分批在各区、村推行二五减租、保障佃权以及清理土地债务等工作。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B.落实“三三制原则”
C.瓦解国民党的反共阴谋D.服务于民族解放战争
2024-03-14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所示为1941—1945年陕甘宁边区货物税条例中不同种类商品的人境税率。这些调整(     
年份必需品(棉花、铁等)半必需品(文具、纸张等)非必需品(烟类等)
1941年10%10%34%
1942年4%13%38%
1943年3%15%37%
1944年2%13%30%
1945年2%14%30%
A.对抗了国民党的“围剿”B.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的束缚
C.顺应了土地改革的形势D.缓解了边区民众的生存压力
2024-03-14更新 | 263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写道:“八路军部队的活动范围遍及整个华北,美国教会办的燕京大学的学生和少数教授受到八路军游击队的影响,有些毕业生还在读书期间就参加了游击队。”此记载表明(       
A.游击战已成为抗战的主要战术B.八路军抗战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热情
C.美国加大了对中国抗战的援助D.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2024-03-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级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4年7月延安市作出开展“十一运动”的决定。其具体内容包括:“一、每户有一年余粮。二、每村有一架织布机。三、每区一个铁匠铺,每乡一个铁匠炉。四、每乡一个民办学校和夜校。五、每人识一千字。六、每区一个卫生合作社。……十一、每村一个水井,每户一个厕所。”该运动的开展(       
A.表明中共对乡村社会改造的起步B.意在团结民主党派争取抗战胜利
C.是边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尝试D.体现了党对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视
2024-03-08更新 | 252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晋察冀边区临时政府成立后,于1938年2月公布了调剂群众利益,改善人民生活的《减租减息条例》。3月,公布了《村镇公所组织法暨区长、村长、镇长、闾邻长选举法》,实行了普遍的民主选举,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这些举措旨在(     
A.完善苏维埃政权的治理B.调动民众边区建设热情
C.加强民主政权法制建设D.巩固扩大革命统一战线
2024-03-08更新 | 561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0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敌后大城市工作的通知》(第一号),要求全党同志认识抗日战争没有长期艰苦城市工作的配合,最后的胜利是不可能的。10月2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开展华北敌后大城市工作的指示。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致力于推动工作重心的转移B.努力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对民族战争形势认识的深化D.根据主要矛盾变化调整政策
2024-03-08更新 | 29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定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五月半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言: “有人贬低游击队的领导人,说他们为什么不更频繁地攻击敌人的大据点。这种批评往往是由于对情况不了解。缺乏军火工业是一个根本的弱点,即使想出巧妙的办法也无法完全克服……因此,他们不得不选择打速决的、得过于失的战斗。”其意在强调当时(       
A.中国无法迅速战胜日本的根源B.中日两国的实力存在较大的差距
C.国民党以空间换时间决策正确D.中共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必要性
2024-03-07更新 | 467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派遣军”在华部署情况统计如下。该统计可以佐证(     

地区

投降地点

军队人数

华北

山西太原,山东济南、河南洛阳、北平

328040

华东

江苏南京、安徽蚌埠、上海

346200

华中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江西南昌

276100

华南

广东广州和汕头

88350

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B.中共和人民军队是抗战中流砥柱
C.持久抗战是夺取胜利的必由之路D.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2024-03-01更新 | 345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