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1 道试题
1 . 读下列两幅地图,回答问题。

(1)从两幅地图中提取有关信息,说明各图对应的历史时期?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区域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4-03-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4年,中国共产党的部队规模已从抗战初期的不足5万人发展到了60万人,1945年春则发展到90余万人,根据地已遍及敌后10余省近亿人口,党组织也由抗战初的2万余人一举扩展到了121万人。抗战期间,中共力量不断成长主要得益于(     
A.苏联及共产国际的支持援助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建立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发展D.坚持全面抗战方针路线
2024-02-29更新 | 26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陕甘宁边区于1938年开始抓工业生产,出现兴办公营企业的热潮,到1943年已经发展到82家。边区还扶持合作社工业,到1945年7月,各种合作社发展到253个,社员2920人。到1944年,工农业生产所需工具大部分已能自造。边区工业发展(     
A.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有利于坚持长期抗战
C.推动工作重心转移D.扩大了中共阶级基础
2024-02-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4 . “大一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0多个团,约20万人,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取得了重大胜利。该战役是(     
A.百团大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淞沪会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某重大战役示意图。下列各项记述中,与此战役直接相关的是(     

A.“第3师团及军直属部队主力(指日军)在吴淞方向登陆,……战斗中要向黄浦江上游机动,务必切断沪杭铁路。”
B.“第一阶段的末尾……敌人(指日军)将不得不决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战略进攻终点。到达此终点以后,即停止其战略进攻。”
C.“对津浦北段及陇海东段之敌(指日军),以侧击方式取攻势,牵制其南下或西上,确保徐州。”
D.“该战斗系于昭和十五年八月二十日夜,同时向我(指日方)交通线及生产地区发动奇袭,尤其在山西省的攻势特别猛烈。”
2024-02-28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测试使用,请勿下载(6月浙江卷历史)
7 . 如图为一幅版画,刻画了1939年根据地农民出工的情景。版画所示的历史事件有利于(     
A.边区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B.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成功
C.解放区维护人民民主政治权利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
2024-02-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如表为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制度探索情况。这说明(     
时间内容
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要求华北各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必须实行“三三制”,即中共党员、非党员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1940年7—10月晋察冀边区举行普遍的选举建政运动,参选人数达81%。
1941年2月陕甘宁边区开展全区的“三三制”选举。
1943年晋察冀边区在各级政权结构上基本实行“三三制”。
A.根据地实践人民民主专政理论B.根据地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建国
C.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得到了扩大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出新成果
2024-02-22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日军气势汹汹地猛进,国民党军节节后退。当时华北已经飞雪,装备简陋、习惯山地作战的八路军,却穿着单衣草鞋大踏步向敌后、向平原挺进,他们同地方党组织结合,开辟并巩固新的抗日根据地。这佐证了(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抗战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敌后战场的作战促成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展
2024-02-21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在大生产运动中出现的“变工队”“扎工队”等农业劳动互助组织形式,经过推广,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据此可推知(       
A.“三三制”得到了全面落实B.根据地的粮食自给力提高
C.农民土地所有权得到保障D.军民团结成为抗战的主流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