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在全国抗战阶段,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见如表)。表格的信息主要反映出八路军(     
时间概况
1937年11月之前主要以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友军,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
1937年11月—1938年4月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
1938年4月以后实行大幅度分兵,向河北、豫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
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以游击战为主牵制和打击日军
C.在敌后战场建设抗日民主政权D.开赴境外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
2023-11-2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各历史阶段的土地政策(主张)简表

时期内容
1924年,孙中山指出: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田地,都分到一般农
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便没有地主来收租钱”。
他认为中国革命在这一点上应当效法俄国,不然革命就是不彻底的。
“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田中收获除给政府交土地税外,均归农民所有。
抗日根据地内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
剥削,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合地主抗日。
减租的办法是“二五减租”(即把原租额减少25%);正租以外的杂租、劳役一
律取消。
1947年秋,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
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
出没收地主土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
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

(1)请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中一、二、三、四对应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哪一个历史阶段。
(2)请从表格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期,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通顺,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日本军方以及日军战史纪录中对中国抗战的相关描述。材料反映了(       
时间来源描述
抗战初期日军战史纪录按照战争的目的,互有矛盾的国民党和中共两方,究竟以哪一方为真正的敌人模糊不清,难以确定。在战场第一线应该以谁为打击目标,就更难判断了。
1939年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长陈述华北治安战的致命祸患就是共军。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军、政、党、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
1940年日军第1军参谋陈述八路军的抗战士气甚为旺盛,共党地区的居民,一齐动手支援八路军,连妇女、儿童也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我方有的部队,往往冷不防被手执大刀的敌人包围袭击而陷入苦战。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日军战略出现严重失误
C.国共协同合作共同抗日D.敌后战场地位日益上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根据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晋察晋日报》(《抗敌报》)每期发行份数统计表。

年度1612
19371500
1938150025006000
1939700087508000
194011900172003800
19415000170005500
194280006000
1943800乃至数百份
194450000
194550000

——据邓拓《晋察晋日报五年来发行工作回顾》等整理

材料二   在晋察冀边区创建时期,政权建设一般利用旧政权形式,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建立各级统一战线性质的临时政权。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边区政权建设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轨道。1940813日,北方分局颁布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宣布:“彻底完成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各级民意机关及政府机构。在民意机关和政府人员中,争取并保证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其他抗日党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占三分之二”……边区政府还根据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的实际需要,根据各行政区环境特点分别确定政权建设思路,如在游击区,就以建立并实际运作各级政权为施政要旨。194324日,《晋察冀边区选举条例》的颁布标志着边区代议制民意机关的建设正规化的实现。

——摘编自王明前《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况《晋察冀日报》发行量呈现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察冀边区政权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2024-05-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三)历史试题
5 . 下表所示为1941—1945年陕甘宁边区货物税条例中不同种类商品的入境税率。这些调整据表可知(     
年份必需品(棉花、铁等)半必需品(文具、纸张等)非必需品(烟类等)
1941年10%10%34%
1942年4%13%38%
1943年3%15%37%
1944年2%13%30%
1945年2%14%30%
A.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B.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C.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D.促成了民众富足生活的实现
2024-04-1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实施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     
时间内容
1939年1月召开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
1941年11月正式通过《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2年5月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
1942年12月开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生产运动。
A.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为国民大革命奠定了社会基础D.促进了“三三制”的贯彻实施
7 . 某学生对抗战期间发生的部分战役进行梳理,制成下表。表中①②③对应选项正确的是(     

时间

空间

战 果

平型关

八路军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938年

中国官兵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华北

八路军一百多个团, 歼敌四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A.1938年台儿庄1939年B.1937年台儿庄1940年
C.1938年忻口1939年D.1937年忻口1940年
2024-02-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据学者考证,国内《毛泽东选集》流传最早、最广的版本是1944年在晋察冀根据地由晋察冀日报社编辑的五卷本选集,下表为各卷主题及主要收录著作。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第一卷国家与革命《新民主主义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第二卷统一战线《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目前阶段的任务》
第三卷战争与军事《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四卷财政经济《财政问题与经济问题》《论合作社》《组织起来》
第五卷党的建设《反对自由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
A.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
B.首部《毛泽东选集》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文章
C.此时出版《毛选》旨在提高解放区军民理论水平
D.《毛选》发行有助于巩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2024-02-01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列宁和刘少奇关于中俄两国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运动的认识。这种认知差异(       
类别革命运动认识
列宁我们主要是应当注意把工人提高为革命家。职业革命家与普通革命者(工人)之
间、组织核心与外围之间,是单向由高到低的领导关系
刘少奇中共党员须克服脱离群众的“先锋主义”或“命令主义”;应向群众学习,依靠群众,但也不能去做群众的尾巴
A.源于中俄之间国情的不同B.揭示了中俄革命道路差异的根源
C.表明俄国革命脱离了实际D.折射出中共党组织更加先进成熟
2024-05-1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儿童人数在7000万~8000 万,其中包括大量难童(构成见下表)。面对这一现实,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倡议收容、救济难童,得到了国民党及社会贤达的支持。1938年3月,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成立,以宋美龄为理事长、李德全为副理事长、邓颖超等5名中共党员为常务理事,宗旨是抢救民族后代,培育无家可归的难童健康成长为抗日力量

全面抗战初期难童的构成一览表

成分读书小贩种田者学徒当兵做工
艺者
拾荒者拾粪者脚夫流浪儿依父母过贫苦生活
比例(%)304.77.36.72.24.47.6621712

——摘编自永沂《在儿童保育院》

材料二 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儿童剧团开展新剧、活报、儿童戏、子弟班(即旧戏班),编演了大量优秀戏剧作品,包括话剧《军民合作》《游击小组》、歌剧《反法西斯舞》《太行山舞》《白毛女》、活报剧《参加八路军》《打倒汪精卫》、秧歌剧《兄妹开荒》《动员起来》、街头剧《大家起来赶强盗》《流浪的东北同志》、苏联戏剧《前线》等。剧团演员辗转各地,深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国民党统治区、日伪敌占区演出,促进了区域间的交流。这些演出剧目往往短小精悍,形式简单,贴近生活又富于生动性,在群众间引起极大反响,各村百姓纷纷邀请剧团下乡演出。 山西抗日根据地儿童剧团在组织儿童参加演剧宣传活动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学习环境,助推了农村文教事业的发展。除了文化运动外,这些剧团还直接参与了春耕、开荒、纺织、变工互助、减租减息等生产建设运动,积极配合根据地的经济政策。

——摘编自段俊《山西抗日根据地儿童剧团戏剧活动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西抗日根据地儿童剧团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023-12-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11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