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根据地与敌后抗战]

材料一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原失守以前,八路军主要是以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友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太原失守以后,八路军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兵,向河北、豫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八路军在华北战略展开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敌后抗战的战争形式以“游击战”为主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贫苦农民李顺达得以翻身。1943年,李顺达组织六户贫困农民成立农业劳动互助组。1950年,他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英雄代表大会。1951年,李顺达互助组发起生产竞赛,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据此可知(     
A.根据地的经验延续至新中国B.农业互助组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C.劳模示范推动技术领域创新D.互助合作推动三大改造顺利开展
2023-06-14更新 | 4528次组卷 | 28卷引用:第20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A.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2023-06-10更新 | 6524次组卷 | 28卷引用:第20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813日)

材料二   19458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2023-06-09更新 | 6282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20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根据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制定教学计划,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一致确定为教学工作的原则。办学两年,陕北公学共培养6000多名学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骨干力量。由此可见(     
A.陕北公学和联大起到了相同作用B.抗日战争有助于积蓄革命力量
C.军事斗争已不是抗日战争的关键D.政治军事教育是中共办学特色
2023-06-08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0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不能变成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但也不能马上变成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在于(     
A.三大改造的制度保障B.反帝反封建的现实需要
C.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D.建立社会主义客观体现
2023-06-04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0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从1939年起中共中央领导人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张闻天《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毛泽东特别强调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上述活动(     
A.充分纠正了党内的贪污腐败问题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加强了党对民族战争的领导能力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正式形成
8 .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写道:“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边区(     
A.践行新民主主义理论B.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2023-05-27更新 | 416次组卷 | 6卷引用: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新四军颁发《本军出征将士家属优待请求书》,规定:“出征抗敌军人家属,除担负法定之赋税外,得酌量减免其摊派各项临时捐款。”皖江抗日根据地即在该政策范围内。皖南事变后,根据地于1941年6月成立了皖中财经委员会,下设货物检查总处、分处、分所三级组织,专征地方税。根据地废除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必需品如大米、煤油等税率降至15%,进口急需品如洋布征5%。1943年“反扫荡”胜利后,根据地日益扩大,财经工作进一步发展,财税制度也进行了增删。

——据秦冠华、张福伟:《皖南革命根据地税收的历史贡献》等

材料二

   

图1   1948年12月东北解放区吉林蛟河粮库收公粮

(农业税)检斤过称票,记录了农户田贵缴纳大豆税的信息。

   

图2 东北解放区年画《农民踊跃缴纳公粮》(1949年)

我在吉北行政干部学院刚毕业就被分配在税务所工作,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收税,并由武装队员保护前往对敌贸易市场,收来的有大米、豆油、白面、蘑菇、布匹等物品,晚上睡觉还需有武装队员站岗,避免被敌军和土匪抢夺。记得1947年冬天,走私犯夜间袭击我们的税务所,绑架缉私队员,抢夺走私品,税务干部奋力反抗,连夜将军粮运往前线。

——原吉林市税务局局长赵元龙的回忆(2019年)


(1)简述材料一中皖江抗日根据地的税制举措及其重视税收工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中相互关联的信息,概括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税务实践的意义。
2023-05-25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纲要上第2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75月,英国宣布同苏联断绝外交关系,英、法、德、意等国再次形成反苏、反共统一战线。当年夏粮丰收后,在即将备战的传言下农民开始争相屯粮、惜粮不售,苏联为备战决定建立战时粮食储备机制并大幅增加粮食收购量,政府和民间对粮食的竞争性需求导致粮价迅速上涨,并于几个月后爆发粮食收购危机。对于这个危机苏共高层始料未及,192712月之前国家仅征收到240万吨粮食,仅为计划征收粮食数量458万吨的52%1928年年初,斯大林在考察西伯利亚后认为,在1927年粮食丰收的情况下,余粮征收任务却未能完成的主要原因是:富农在实行“面包革命”,不按规定价格卖粮食给国家,国家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即根据苏联刑法第107条规定,强制剥夺拒绝按国家规定价格把余粮卖给国家的“富农和投机者”的全部粮食并将他们处以有期徒刑。

——摘编自闫远凤《从粮食危机反思苏联农业政策》

材料二由于环境恶劣以及敌人的破坏,冀鲁豫边区粮食损失严重。仅范县抗战时期就一共损失了粮食约2.8亿公斤。粮食短缺,不利于持久抗战。因此,党和边区政府发出了“要确保战时农产品自给”的号召,区内陆续开展了农业生产建设运动。从垦殖荒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科学种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等方面提高粮食自给能力建设。抗战时期,边区各种农业生产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还不成熟,且冀鲁豫边区经常遭受各种灾害,对粮食生产的破坏性极大。为了确保粮食生产活动有序开展,冀鲁豫边区政府积极着手完善生产建设制度。具体措施包括提供危机粮贷、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两个方面。

——摘编自刘长林、吴明怪《中共冀鲁豫根据地应对粮食危机措施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和中共冀鲁豫根据地粮食危机形成原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共冀鲁豫根据地应对粮食危机的成功经验。
2023-05-21更新 | 12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0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