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194277日发行的《晋察冀画报》的创刊号的封面与封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写份解说词。(要求:说明创刊号的设计意图及该杂志的历史作用)
2023-02-28更新 | 315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

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全面抗战时期:面对1941年以后的严峻形势,各根据地军民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的生活,调动其生产和抗日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照顾富农和地主的利益,联合其共同抗日。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秋,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旗帜鲜明地提出:“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大纲》具体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

——摘编自韩迈、王刚《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历史演进》等资料


选择任意两个时期,结合时代背景及影响,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调整”为题来论述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转变(要求:写明时期,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3 .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主张与抗日行动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这一主题加以说明。(要求:围绕主题,任选至少两则史料,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2023-01-1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聂政(?—公元前397年),韩国轵人,因杀人偕母及姊避祸齐地。韩大夫严仲子与韩国相侠累结仇,潜逃濮阳。严仲子闻政快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求其为己报仇。聂政待母亡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刺杀快累于阶上。


后世形成了多个版本的“刺客聂政”故事,如下表:
时间作者及著作叙事及评价
汉朝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突出严仲子与聂政的朋友之遇,称赞聂政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国士”;突出聂政的孝道和信义,把父(母子)子、兄(姐)弟和朋友这三个伦理统一起来。
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严仲子是一个为非作歹二十年、败坏礼法纲纪的乱臣贼子。聂政受其“礼贤下士”的外表蛊惑和蒙骗,“盗杀韩相侠累”,并非义举。
1905年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中国古代武士具有十八种美德,其中一条是“受人之恩,以死报之”,比如聂政、荆轲等。武士美德意味着把道义、恩仇、朋友和国家等置于个人生命更高的位置。
1942年郭沫若
历史剧《棠棣之花》
在联纵抗秦的民族大义下,反抗昏君奸臣的严仲子、聂政等都是仁人义士,而屈从暴秦的韩相侠累和国君哀侯成为了彻底的反面人物。

——摘编自陈颀《复仇与礼法——以聂政的复仇叙事为例》


从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版本,提取信息,围绕论题“时代背景影响人物形象塑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成文)
2023-01-08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片上的历史:两个辛丑年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同英美日等11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 的《辛丑条约》。列强要求中国赔偿白银 4.5 亿两, 以“惩罚”当时 4.5 亿中国人!分 39 年偿清,本息 合计白银 9.8 亿两!

2021 年 3 月 1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 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杨洁篪:美国没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2-20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一份报纸,1938年1月于武汉创刊,1947年2月在重庆被国民党封禁。这份报纸部分报道的标题或报道内容如下
193861《武汉空战我又大捷敌机十四架被击落》
193871报道了多则敌后游击队的战果
1938918第一版发表社论《“九一八”七周年纪念日》
1941118刊发了由周恩来亲自题词的版面:“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943617《台湾,回到祖国来!》社论
1943729《法西斯丧钟敲响了》社论
19459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日本昨日签订降书 日皇发表诏书 率领全国投降》
《蒋主席在胜利日设宴 欢迎毛泽东等同志 周恩来同志和王雪艇先生继续会商》

——摘编自曾彬蔚《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等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2-12-1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如下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政策的相关文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南区减租减息条例》《中国土地法大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录: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那动摇不定的资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 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给中间派以1/3的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
“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 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也取得了和可能取得了广大的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及其他爱国分子的同意。”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945年)
“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使他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来。”七届二中全会报告
(1949年)

——摘编自刘佳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略》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11-16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各历史阶段的土地政策(主张)简表

国民革命时期

1924年,孙中山指出: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田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便没有地主来收租钱”。他认为中国革命在这一点上应当效法俄国,不然革命就是不彻底的。

土地革命时期

“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田中收获除给政府交土地税外,均归农民所有。

全面抗战时期

抗日根据地内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合地主抗日。减租的办法是“二五减租”(即把原租额减少25%);正租以外的杂租、劳役一律取消。

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秋,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


任选两个时期的土地政策(主张),结合时代背景,阐释其异同。
2022-11-10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



图甲 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图

图甲、图乙分别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说明从图甲到图乙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简析其原因。(要求:明确角度,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11-06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2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