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方主战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屈服于西方列强,允许英、法等国在中国招募华工,广西有人开始被运往国外。1876年,北海(当时属广东管辖)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从北海口岸出国的华工,每年多则4000人,少则数百人。1897年,梧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04年,英国在梧州设立“契约华工”接收站。

——摘编自石维有、张坚《华侨华人与西南边疆社会稳定》

材料二   清末的广西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在此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海外移民。清政府的残酷压榨,再加上天灾频仍,大量破产的百姓纷纷外逃。此外,在当时“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许多广西学子出洋留学,也成为海外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梁茜茜《论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材料三   1940年,日军将越南作为向中国华南进攻及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军事基地,导致广西边境交通受阻,广西人迁居海外的人数剧减。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南进侵占东南亚,大约有11万侨胞又迁回广西。而广西一大批爱国志士,利用广西的特殊地理位置,移迁至越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2年,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战胜利以后,因为各种原因,少数广西籍士兵流落在缅甸和印度。

——摘编自向大有《民国时期广西向国外移民三个时段社会背景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广西人口大量外迁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相较于清朝末年,抗战时期广西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缅甸战役是中、美、英三国结成军事同盟后的第一场共同军事行动。早在1939年春,国民政府就向英国提出了进行军事合作的建议,但直到1941年英国才邀请中国共商保卫缅甸的军事计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两国代表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正式结成军事同盟。19422月,“中缅印军事考察团”编成《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制定了中英缅共同防御计划草案。然而,在军事指挥权的问题上,蒋介石极力反对由英国人指挥中国远征军,在作战战略上,虽然当时英国已经将战略重心由新加坡转移到了缅甸,但是英国最终的着眼点却还在印度,这些严重的分歧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败。

——摘编自方伟《试论中美英三国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期间的合作与分歧》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入缅作战前国民政府为争取中英军事合作所作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中英分歧导致的结果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2024-02-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