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人们对种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当时“母强则子良,母弱则子病”“择种不当,贻误岁计”等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再加上当时作物的复种指数提高,对作物种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明代《国脉民天·养种篇》对当时的选种工作作了详细记载:“凡五谷、豆、果、蔬菜之种,犹人之父也,地则母耳。母要肥,父要壮,必先仔细拣种……既颗颗粒粒皆要仔细精拣肥实光润者,方堪作种用……所长之苗,与所结之子,比所下之种必更加饱满……下次即用此种所结之实内,仍拣上上极大者作为种子……如此三年三番之后,则谷大如泰矣。”之后也有清康熙皇帝在丰泽园(现中南海内)的水田中偶然发现有的稻谷提早成熟,于是他每年都将早熟的稻穗留做种子待来年播种,终于以“一穗传”的育种方法,培育成了新的早熟稻。经过北方地区30多年的试种,御稻米才被推广到江南一带种植,后来被称为“康熙御稻”

——摘编自吕珊雁《古代品种选育和种子处理》

材料二   194912月,农业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会议确定推广良种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19502月,农业部发布《五年良种普及计划(草案)》,要求开展群众选种运动,建立品种改良制度,保证五年内完成良种普及计划。1953年,政府大力组织群众评选和换种农家良种,并结合农业试验研究机构选育新良种,有计划地推行良种繁殖推广工作。1955年,农业、粮食、商业三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粮食、棉花、油料作物优良品种繁育推广工作的联合指示》,要求加速良种的评选和推广,逐步建立良种繁育推广制度。据不完全统计,1956年,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共征集到77000多个农作物品种,选出并在全国推广的稻、麦、杂粮、棉花、油料作物等主要作物品种200多个在新政权积极倡导和鼓励选育、推广良种的宣传和实践中,19501954年,全国农村都普遍开展了良种的群众选育工作。

——摘编自张晓玲《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作物良种改进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明清时期良种选育与新中国成立初期良种选育的相同点,并分析中国古代重视良种选育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良种选育工作的影响。
2023-05-1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有关山东经济发展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

材料二   1868年,瑞蚨祥在山东济南成立,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三   18875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

材料四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此时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2)上述企业的创办,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指出材料中毛泽东主席所说瑞蚨祥“历史名字要保存”的历史背景。毛主席的指示有何重要意义?
2021-10-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3 . 据金春明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记载:1952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职工平均收入比1949年增长60%以上,农民收入增长3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97%。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A.温饱问题得到解决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2020-08-04更新 | 59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4 . 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国家领土变化B.国家性质变化C.思想文化变化D.国际地位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建立
C.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19-05-16更新 | 147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能力卷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政治自由,但是却没有规定如何保障人民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据当时《独立周报》记载:“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日:吾人困于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后来的选举法又对选民资格作了性别、年龄、财产等种种条件限制,使妇女、贫苦群众和一部分资产阶级丧失了选举权。

——摘编自刘东、曹均学《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主选举逐步展开。选举的那一天,选民们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选举站。天津市四区郭庄子女青年蒋宝珍,结婚时正赶上选举,她为了投票,等了两个钟头才上花车,她说:“结婚是大事,选举更是大事;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有21.4798万个,进行基层选举地区的人口共为571434511人,全国参加投票选举的选民达2.78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

——摘编自柳润涛《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普选始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民众对于选举的态度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民国初年选举相比,新中国首次普选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首次普选的意义。
7 .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在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后一度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出现材料中广告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困难,各种物资匮乏
B.实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行政干预加强
D.经济特区建立,外来模式影响
8 .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017-09-17更新 | 307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投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主要是指(  )
A.建立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其扩展至全国
B.实现了全国统一和抗美援朝的胜利
C.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将统治权力交给人民,保障个人权利,恢复自由市场秩序
10 .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事件
历史地位
理 由

①辛亥革命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一个里程碑 (或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里程碑)第一小问从“现代化发展进程”、“近代民主革命”可知,其判断的理由是


②开国大典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二个里程碑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三个里程碑


④梭伦改革
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⑤《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发展史上第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2013-05-09更新 | 8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