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1950年,我国开始对越南、朝鲜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揭开了我国对外援助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对外援助对象不仅包含了蒙古、古巴等国,还涉及埃及等非洲新兴国家,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社会的发展。这些做法(     
A.适应了新中国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B.说明新中国放弃“一边倒”外交方针
C.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D.使新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2 . 1955年万隆会议以后,周恩来在国际舞台上非常有影响力,不光是亚洲、非洲国家,包括西方国家都看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外交的共和国总理的外交魅力。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B.为世界和平提供中国方案
C.与西方国家关系改善D.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2023-12-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过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初,全国仍有土匪武装260多万人,他们还有明显的政治性质。1952年底,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这项工作,对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方面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艰难得多,物价的飞涨,使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人心开始波动。这是关系到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后能否站住脚跟的大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三线”建设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从1964年至1980年,在主要的13个省、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整个工程规模空前。在铁路交通建设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的工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并建立了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

——摘编自远山《“三线”建设: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人民政权的重大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第一个外交战略。它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基于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和判断而确立的,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客观而言,它与新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产生了积极的实践效应,切实地维护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利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万才新《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的确立及其实践效应》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后,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准确把握,党中央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时代,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努力形成从点到面、从线到片的宏伟合作格局;发展“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拉近了中国周边的命运共同体;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不仅是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同时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观和路线图。

——摘编自沈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与理念调整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战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
2023-12-2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4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按部门划分,分为工业、建筑、运输、保健、教育等11个部门,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在部门下设专业。工科类专业作为培养国家工业建设人才的主要阵地,在专业划分和设置上更加细致,门类也更加复杂,包含工业部门、运输部门、建筑部门三大部门的142个工科类专业。这些举措(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完成B.推动了教育合理化布局
C.有利于建设新型国家D.实现了科研全面市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作‘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题中,处理“四面八方”关系的经济政策,主要意图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开展B.恢复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
C.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D.完成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
2023-11-01更新 | 230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三大改造期间,黑龙江省孟克里村的男人们感叹道:“要想丰产,缺了妇女可不行,别的村要是不把妇女发动起来,那可赛不过我们。”山西省西故县村的男人们也说:“如今妇女们顶了大用啦。”这反映出新中国(     
A.男尊女卑观念消亡B.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面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沿海与内地工业投资额占比简表,据此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     
年份沿海内地
1952年43.4%39.3%
1957年41.6%49.7%
A.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工业生产技术提高
C.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D.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9 . 如表为1956—1958年陕西西安供电区电价。这可以用来说明(     

年份

大宗工业

普通工业

非工业动力用电

表灯

1956

0.075

0.13

0.13

0.25

1957

0.07

0.12

0.12

0.22

1958

0.075

0.13

0.13

0.25

A.国家推进工业化的决心B.西安地区电力基本普及
C.陕西省发电量增长有限D.重工业耗电量逐渐降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曾计划用3-5年时间恢复生产,将军费从1950年占预算支出的43%减少到1951年占预算支出的30%,以全部预算的70%投入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这是因为(     
A.国家的经济困难B.新政权受到威胁C.优先发展重工业D.国民经济的调整
2023-10-23更新 | 39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