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显著上升。这一时期还建立了一些旧中国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交通、邮电、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部门也得到显著加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3-12-05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苏共中央九月全会后,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个人副业的措施,主要包括:先降低庄员、职工向国家义务交售的定额,最后废除针对个人副业的义务交售制度。使个人副业的税率降低80%,等等。有人称之为一种使私人生产受益的“新经济政策”。1958年,苏联农业丰收。在苏共中央十二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在短期内克服了农业生产的落后状态”。“在经济方面最强大的集体农庄目前就已经能够满足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对马铃薯、蔬菜,甚至是牛奶的需要。个人副业“将逐渐失去它的意义”。此后,逐步禁止城市公民个人饲养牲畜。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各级供销合作社大力宣传并帮助社队逐步组织起各项副业生产。江苏淮安农村供销合作社为配合农村的合作化高潮,从南通等地引进优食兔种,发放各地饲养;洪泽县成为江苏省长毛兔的基地县。就水果生产来说,广东省采取发放预购定金的办法解决农户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从1951年开始即组织农业技术队伍深入产区举办现场水果防治病虫害等技术训练班。1956-1958年,除每年安排水果生产专项化肥1万吨以外,省供销社还临时增拨化肥1580吨。各农村基层社一般设有综合收购门市部,除在门市部坐店收购外,还采取开物资交流会约时定点摆货摊、走村串寨、送货下乡、送货上门和利用代购代销员等方式进行收购,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摘编自李攀《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改革个人副业管理制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述20世纪50年代我国供销合作社扶持农村副业生产的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3 . 1950年,毛泽东在莫斯科谈判时,对于谈判中的互助同盟条约及中长铁路、合股公司、国境问题,他指出: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则要争,一条是你一定要坚持,我接受。这表明新中国初期的对苏政策(     
A.坚持了不结盟的理念B.注重了团结的原则
C.体现了“一边倒”的方针D.放弃了国家的利益
2023-11-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1953年1月,中央决定实行普选,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担心他们的现有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将得不到保障。为此,毛泽东强调:“我们的重点是照顾多数,同时照顾少数。凡是对人民国家事业忠诚的,做了工作的,有相当成绩的,对人民态度比较好的各民族、各党派、各阶级的代表性人物都有份”。其意在(     
A.推进三大改造进程B.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巩固人民民主政权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3-11-15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针对对共产主义的直接或间接攻击,周恩来在发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并说:我们允许不知真相的人抱有怀疑,但……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周恩来此举(       
A.有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B.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C.使中国成为主要的反帝力量D.说明中国已经走出了外交低谷
6 . 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发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并于1950年和1952年先后举行新年画作品评奖活动,选出了《毛主席大阅兵》《劳动换来光荣》《保卫和平》等具有典型性的获奖作品。此时的新年画运动(     
A.有利于增强群众的国家认同意识B.旨在宣传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C.广泛选取农民加入合作社的题材D.反映社会主义时期的精神风貌

7 . 史料一 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于条约的内容,两国的设想并不相同。斯大林希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结盟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不致破坏雅尔塔体系及损害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既得利益,而毛泽东考虑的则是如何树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对于苏联的上述行为,毛泽东极端反感。

史料二 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极端反感”的原因。为了树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新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了哪些努力?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为什么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8 .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外交方针被称为是(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接管企业最初采取“原封不动”的办法,即在形式上原封不动,旨在把企业完整地接管过来,不破坏生产秩序,对旧人员实行原职原薪,表明人民政府给他们生活出路。这一举措(     
A.旨在尽量保持原有生产形态B.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恢复生产
C.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D.实质上是将官僚资本公有化
2023-09-18更新 | 112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我国1952—1964年轻重工业生产指数变动情况,表中的数据反映了(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
轻工业65553452
重工业35456648
A.“八字方针”提出后工业朝良性发展
B.“一五”计划使得消费指数有所上升
C.工业建设一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大跃进使得重工业产值比重有所下降
2023-09-01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