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简表

历史时期辉煌成就奋斗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天辟地:
完成救国大业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天换地:
完成兴国大业
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翻天覆地:
推进富国大业
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惊天动地:
推进强国大业
中国经济摆脱疫情,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颁布《民法典》,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一步完善。努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全球化发展。

——摘编自《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请你选取一种观点,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套人民币10元币样

注: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该套人民币正面主币主景图案还包括井冈山龙源口图案、延安清凉山图案、天安门图案;角券主景图案包括小丰满水闸、“毛泽东号”火车、农场拖拉机耕地图;分券主景图案包括民用轮船、民用飞机、民用汽车。同时,该套人民币第一次将国徽元素运用于票面图案设计。

——摘编自陈智超《试论人民币票面图案的时代特征》


人民币图案设计蕴含了丰富而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材料中提取两组人民币图案信息,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分别予以解释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3-24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显然,自在存在的中华民族是与传统的帝国体系是相适应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帝国体系的产物。辛亥革命在结束中国传统帝制的同时,也把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放在了中国社会面前,即如何在帝国体系解体之后,把多元的民族在新的政治体系下,重新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为中国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还是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坚持这样的基本国家建设理念:将民族国家建设与民主共和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基于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而形成的统一的中华民族,是中国社会建立共和国的内在基础;而共和国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基本使命,就是通过国家整合将中华民族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成为具有整体自觉的中华民族。

——摘编自付春《从帝国体系到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材料,围绕“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9-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认同”,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所属国民对公共形态上的制度和法律权威的效忠。具体来说就是效忠于政府、政党、宪法、法制、经济生活以及产生这些公共权威的人民。“国家认同”可以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对国家公共权力的接受和尊重;二是对国家地域范围内共同经济运作形态和经济活动的接受与服从;三是对形成一个国家的公共权力与公共权威密切相关的历史、传统、文化、价值以及民族特性的尊敬与忠诚。在现代民族国家系统中,塑造和维系国家认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民族主义。……没有强烈的民族认同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而国家认同又在相当程度上在现有民族国家内部取代、并超越了民族认同。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任何民族认同的最高归宿,都是建立起符合民族利益、并能最终有效保护民族利益的国家机构以承担和履行国家主权。

——摘编自马建楠《浅谈我国的国家认同》


请从“国家认同”的角度设立论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点鲜明,阐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严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国内博览会事业逐渐兴起。1906年,晚清农工商部在京师开设劝工陈列所,“以调取全国工艺出品及天朝产物,供人观览”。稍后,各地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会、劝业会,陈列本地区精良农工商品,主要有1906年的“天津劝工展览会”和广东商会创设的商品劝工场。1908年江苏农工商务局创办商品陈列所,以振兴实业。1909年,江南商务总局开设江宁商品陈列所,以搜集国内外商品普及工商知识为宗旨。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是一次全国性的博览会,参观人数达20万人。

——摘编自魏爱文《清末商品赛会述评》

材料二   1949—1957我国大型展览会统计表

时间名称简介
1949年9月天津工业博览会参展工厂1700余家,展品有8000多种,参观人数约70余万人,初步展示了我国工业的雏形。
1950年12月北京抗美援朝展览会以实物和图片展示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952年2月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全国各省市举办31起,其中21个展览会的观众达1070万人,促进城市工业品下乡和农村土特产的推销。
1954—1956年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巡回展览,共1125万人观看展览。
1957年2月北京全国农业展览会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接待了五十多个国家的六千多名外宾,“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缺吃少穿之说”。
1957年4月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陈列商品12000多种,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共2736人到会洽谈,成交额为538万美元。

——据夏松涛《传承与嬗变:建国初期展览会的发展演进(1949—195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博览会事业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说明建国初期博览会事业与晚清相比的进步之处,并简析其意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为申(1909-1966),新中国抗生素工业化生产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染病防治、抗美援朝战争需要大量廉价的抗生素。而药品进口被西方国家严密封锁。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的张为申冲破阻碍,决定回国。从菌种引进、培养、发酵、中试到药厂工业化生产,张为申皆亲力亲为。1958年,他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抗生素工业化生产之路,使青霉素成为物价廉的“当家药”。1958年初,张为申获得苏联赠送的红霉素菌株。红霉素等他抗生素也在他的努力下,迅速实现工业化生产,使脑膜炎、肺炎等恶疾有了效的药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迅速达到1957年的57岁称中国医药史上的伟大壮举之一。此外,张为申举办了多期全国抗生素讲习,形成了健康发展的抗生素专业队伍。

——摘编自于滨等《张为申——中国抗生素工业化生产的引路


(1)根据材料,概括张为申对新中国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为申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2-06-1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里,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创立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2021-10-1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州地区煤炭储藏量十分丰富,质地优良,其开采历史可以上溯到北宋神宗时期。1870年后,洋务运动由求强转向求富,徐州煤矿的近代化开采也于此时被提上日程。1881年秋,左宗棠任用胡思燮主持徐州煤炭开采。胡思燮聘请英籍煤矿工程师巴尔到徐州进行实地查勘,还依西洋公司之法筹措资金,购买西方近代机器,使用新式工艺进行开采。1884年后,煤矿进行改革,撙节开支,土洋结合,整顿矿场,征集新股,徐州煤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摘编自余明侠《晚清时期徐州近代工业发展概述》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徐州煤矿残破不堪。由于煤炭销量欠佳,矿方拖欠工人工资,劳资纠纷不断。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废除把头、民主改革和技术革新等一系列的运动,再加上国家的不断投资,煤矿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的艰苦奋斗,不仅使老矿区重新焕发了生机,还陆续建立了一系列新矿井。

——摘编自余明侠《徐州煤矿史概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徐州煤矿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徐州煤矿渡过难关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事件或条约内容或影响
1842《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转变。
1895《马关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11《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1919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6改订新约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收入,但不彻底。
19431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
19499《共同纲领》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4-21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共某次会议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即使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也还是有这样两个前途。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在胜利的曙光中,中国人民必须为自己的未来作出抉择。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节目组编著的《复兴之路》

材料二   共产主义中国的诞生进一步改变了冷战,明显提升了苏联及其共产主义同盟的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在1949101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宣告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并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密切关系。……随着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1950年夏,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至东亚。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1)指出材料一中“某次会议”的名称。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在此次会议后为抉择光明未来作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结合所学,写出当时冷战焦点转移的典型事件。
2021-11-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市2022届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