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2 . 周恩来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天安门见证了
①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
②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③1935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我国1911年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生未竞之功”完成的标志。
(3)请你谈谈我们现在应弘扬“先生”的哪些精神?
2020-02-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
D.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
2019-05-01更新 | 871次组卷 | 27卷引用:重庆西南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④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2019-01-21更新 | 241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7 . 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A.1954年宪法的制定
B.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C.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8 . 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的两次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改变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有利于新社会阶级的诞生
2018-07-0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某报道称:“……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的政府。”该报道中的政权建立(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B.改变了亚洲地区的政治格局
C.拉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序幕D.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018-04-0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国歌往往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唱到“东亚开发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唱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两首国歌都反映了近代以来
A.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富强进行不懈斗争
B.先进中国人要求学习西方改造中国
C.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帝斗争
D.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