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盘踞;全国尚有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投机商人囤积居奇;美国干涉朝鲜内战,派舰队侵入台湾海峡。这一切都表明
A.巩固人民政权的紧迫性B.开创和平外交的重要性
C.新中国面临一穷二白的困境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2 . 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2020-03-12更新 | 60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云南德宏州芒市一中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国徽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
A.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
D.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2020-01-09更新 | 4480次组卷 | 59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人这样评价某次会议:“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这次会议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制度
C.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2020-01-08更新 | 368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共同纲领》的制定曾三次起草和命名,第一次是在1948年10月提出,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1949年8月,中共提出第二次草案初稿,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这反映出
A.新中国政党制度趋于成熟B.中国革命性质已发生变化
C.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D.人民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8 . 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今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60周年B.70周年C.80周年D.90周年
2019-12-19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作业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9 . 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国家领土变化B.国家性质变化C.思想文化变化D.国际地位变化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紧接着他按动了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时,乐队奏起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描述这一事件的意义。
(2)材料一中“首都”“五星红旗”“代国歌”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什么会议上决定的?材料一中的“28响”象征着什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着很多困难。结合材料二分析,为克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