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小说家和诗人们大都怀着激动和感恩的心情,开始寻找新的叙事资源。他们决心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写出歌颂英雄、歌颂时代、具有史诗意义的革命颂歌。如刘白羽的《火光在前》孙犁的《风云初记》柳青的《铜墙铁壁》等。这些作品
A.逐渐突破了“左”的思想束缚B.重构了国家集体化的记忆
C.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塑造社会主义国家新风尚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后进国家的现代转型可能会伴随着两种革命:内部革命与外部革命。所谓内部革命,就是指通过革命而实现对于传统的差序社会'格局的突破,实现普遍均质人民的自我塑造,对应地,在这样一种新的正当性基础上,会形成一些新的法律原则和政策,使得现代经济对于转型社会所带来的撕裂效应得到某种缓解而外部革命,则是指对于既存世界秩序的冲击与挑战。对西方的后进国家这意味着对旧秩序的挑战;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则意味着对西方基于“文明”与“野蛮”之分而成的二元外交体系的挑战,以及对于“中心一边缘”的国际经济格局的挑战。

——摘编自施展《枢纽》


概括材料观点并结合19世纪以来的史实举例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4-24更新 | 285次组卷 | 5卷引用:开放型试题题型04自拟论题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分析及备考指导与演练
3 .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婚姻和一夫多妻制。由此,《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主张婚姻自主的故事到处传扬。这表明
A.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B.文艺发展推动法律制度建设
C.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传播D.法制建设推进社会风尚改良
2020-04-01更新 | 153次组卷 | 9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随堂练习B卷
4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国徽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
A.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
D.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2020-01-09更新 | 4482次组卷 | 59卷引用:重难点专题07建国后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5 . 有人这样评价某次会议:“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这次会议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制度
C.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2020-01-08更新 | 368次组卷 | 18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模拟题分类汇编之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7 . 阅读下列材料: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几经风雨更懂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啊,难忘那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起了亿万人的热泪;难忘那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难忘那回归盛典的升旗,激起了亿万人的热泪……

——歌曲《灿烂阳光下》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
(2)依据材料中带“·”的词语,列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赢得独立解放、走向民族富强、争取祖国统一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3)歌曲深情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对党的无限热爱,请谈谈你的体会。
8 . 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
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2019-06-10更新 | 4241次组卷 | 40卷引用:专题08图画史料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国旗史

黄龙旗(1889-1912年)   五色旗(1912-1928年)   青天白日满地红(1928-1949年) 五星红旗(1949年-至今)


对上图中的国旗变迁进行历史解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19-03-10更新 | 337次组卷 | 7卷引用:开放型试题题型02历史概念、历史解释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分析及备考指导与演练
10 .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2019-01-30更新 | 4657次组卷 | 6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暑期返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