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共和国晚期,庞培最终占领并摧毁海盗的所有要塞,在三个月内基本平定地中海地区的海盗,之后20多年内海盗没有大规模进行海上劫掠。庞培非常重视撒丁行省的粮食供应,奖励撒丁岛托运人公民权。罗马城的粮食供应依赖海港,将来自地中海的物资转运到台伯河的码头。港口设施为粮船停靠、粮食的卸载、储存提供了便利。为此,罗马修建和改建了普特奥利港和奥斯提亚港。

——王茹《共和国晚期罗马城粮食短缺及解决措施研究》

材料二:19501953年,我国出口的大宗产品均为初级产品,1950年、1951年和1952年粮油出口比重分别达到50.4%43.4%47.3%;土产畜产分别占了32.8%23.6%25.8%1950年粮油食品出口额为2.79亿美元,1952年达到389亿美元。当时需要进口的物资较多,但可供出口的产品并不多,粮食首当其中担当了大任。1953年出口的粮食中,出口苏联大豆20亿斤,主要用于换回机械设备,出口锡兰5.4亿斤用于换橡胶。大量的粮食等农产品换取了宝贵的外汇。

材料三:1985年我国粮食净出口271万吨,1986年净出口181万吨。但随着粮食政策的调整,特别是价格政策的调整,粮价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刺激有所减弱。其中,粮食统购加价政策改为粮食合同定购价格,合同定购价格水平有所下降,加上粮食市场价格回落,农民粮食出售价格实际上是降低了。由于经济作物比较收益较高,市场需求旺盛,种植结构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粮食产量出现下降。1987年粮食回到了净进口的局面。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树淼《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罗马保障粮食贸易举措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初期我国粮油出口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粮油出口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说明其成因。
2023-12-14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农村中“商人”阶级的划分和处置。这些规定旨在(       

分类

名称

标准

处置

第一类

商人、商业资本家或农村工商业家以商业收入为全部和主要来源者。

按照地主、富农处理

第二类

地主、富农兼商人或商人兼地主、富农占有并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当地地主土地
平均值,农业收入和商业收入兼有。

第三类

小商小贩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和资本,不雇请店员,自己从事商品流通者。

按贫农处理

注:如因劳力不足而出租土地者,不得以地主论,被称为小土地出租者。
A.夺取镇压反革命运动胜利B.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D.实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3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工农业产品发展情况。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果B.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C.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D.贯彻了科学合理的经济指导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就提出:“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来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但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材料说明中国领导人(     
A.认识到经济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化B.关注国民经济结构的协调与优化
C.国际因素是中共考虑的关键因素D.国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2023-10-25更新 | 313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西方的“封锁”“禁运”,中国大陆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发展更快。中国不仅扩大了与苏联的贸易(进出口总额比1950年增长138.9%),而且又与朝鲜、民主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蒙古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1950年上半年,国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利用中国与西方国家长期形成的贸易关系和进出口产品的互补性需求,大力开展对西方的贸易。即使到195012月初美国宣布对中国大陆实行严厉的“封锁”“禁运”,并冻结中国大陆在美资产之后,中国仍然努力打破“封锁”,开展贸易。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二   19484月到19522月,美国共对西欧提供了129.9亿美元。双方约定,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主要有粮食、化肥、原料、半成品、燃料、机器设备等。在执行这一计划过程中,所有受援国都同美国签订了多边和双边协定,并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对美国做出了较大的让步。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外贸易和美欧贸易的共同影响及其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人民画报》对某一历史事件(政策)的报道频率图。该历史事件(政策)最有可能是(       
   
A.抗美援朝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三线建设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建国初期,针对下图所反映的问题,陈云发布密令:“(甲)目前抢购风盛时,我应乘机将冷货呆货抛给投机商,但不要给其主要物资。(乙)等到收缩银根、物价平稳,商人吐出主要物资时,我应乘机买进。”密令表明中共(     

   

A.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B.终结了恶性通货膨胀
C.运用了市场价值规律D.统一了全国财政管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
1945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胜利纪念邮票。

               2
1955年发行的“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邮票。边框以吉祥如意的花纹作为装饰,生动而形象地展示出伟大祖国鲜花般瑰丽的未来。

             3
1992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发行的邮票。

             4
2018年发行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邮票。选取深圳垦荒牛雕塑、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票样、小岗村大包干雕塑,辅以麦田、塔吊等元素设计而成。票面上的文字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邮票的票面设计和具体内容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提取两张或多张邮票中的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3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私营企业中推广设立劳资协商会议,按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原则,以协商、调解、仲裁为主要方法来处理劳资纠纷。劳资协商会议以生产为中心,资方提计划,劳方提意见,双方代表人数一样,都有表决权。这体现了新中国(     
A.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B.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度
C.过渡时期的社会特点D.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10 .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一条重要线索,中共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走过的辉煌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中共的百年奋斗史诗的重要组成,是中共的初心使命生动的诠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三农”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依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是工业化物质积累的主要来源,“三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村率先发起改革,“三农”为中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是全面小康的主战场,“三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唐仁健《百年伟业“三农”华章——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29更新 | 17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