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有学者把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施的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结合所学,推知与这三个步骤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B.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
C.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改革开放
D.解放战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画报》封面发展史

作为中国国家画报的《人民画报》,自1950年7月创刊之日起,其封面完整串起新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片段。

材料   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民画报》封面节选

1950年11期

丰盛的稻子

1951年02期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

1953年01期

鞍钢正在浇铸钢锭

1955年12期

合作社社员的喜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20世纪50年代前期新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列举为完成这些任务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
(2)为1992年《人民画报》设计一期封面(不用写期号),并写出理由。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根据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从1950年秋开始,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逐步展开。表4为关于土地改革的部分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土改规定

土改场景

第一、将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改为保护富农经济。第二、把没收地主全部财产的政策改为仅仅没收地主的土地、耕地、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其他财产均不予没收。

第三、小土地出租者的土地在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的200%者均保留不动。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概括说明新中国土地改革政策呈现的新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2)结合土改场景,以一位普通农民的身份为1952年底的《人民日报》写一封投稿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事清楚,表述成文)。
2024-01-05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过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初,全国仍有土匪武装260多万人,他们还有明显的政治性质。1952年底,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这项工作,对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方面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艰难得多,物价的飞涨,使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人心开始波动。这是关系到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后能否站住脚跟的大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三线”建设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从1964年至1980年,在主要的13个省、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整个工程规模空前。在铁路交通建设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的工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并建立了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

——摘编自远山《“三线”建设: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人民政权的重大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作‘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题中,处理“四面八方”关系的经济政策,主要意图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开展B.恢复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
C.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D.完成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
2023-11-01更新 | 229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如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从初期的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的具体举措。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3)根据材料三,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创纪元我探访”小组寻访历史亲历者,记录了下列资料:


材料二   至今,76岁的樟木村村民莫荣樟对1951年秋末分田地的情形记忆犹新:“村上地主、富农的田地和房屋都分给没有田地的贫下中农了。”“打土豪,分田地,那些分到田地的村民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呀!”

——摘编自《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材料三   第二章土地的没收的征收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摘编自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位老人提到的历史事件。
(2)对比材料二,概括在土地政策上口述历史与文献记载的不同。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的解答,就口述史料研究历史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统一中原后,商品经济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司马光说:“宗戚贵臣之家,第宅园圃,服食器用,往往穷天下之珍怪,极一时之鲜明”,就连贫穷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而在服饰方面,“在京及诸道州府臣僚士庶之家,多用锦背及遍地密花透背段等制造衣服”,“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绫、罗毂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甚至形成了用金银装饰衣物的时尚。至于宗戚贵臣之家的宅第,往往“务有壮丽,靡费不赀”,一些庶民、地主和商人竞相效仿。宋神宗时,左相吕大防指出:“臣窃观今之公卿大夫,下逮士民,其婚商丧葬祭,皆无法度,惟听其为,而莫之禁。夫婚,重礼也,而一出于委巷鄙俚之习;丧祭,大事也,而率取于浮图、老子之法。”

——摘编自王丽丽《宋代社会的奢靡之风》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夕,“厉行节约、禁止浪费”被写进《共同纲领》,标志其开始成为影响整个国家建设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方针。1955年10月,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勤俭建国”的思想,并明确提出要始终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这一方针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贯彻,克服了建国初期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和维持了国内物价的持续稳定。广大党政机关响应号召,深入开展反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斗争,通过党内监督、思想教育与法律惩戒相结合等方法,促成了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的形成。广大人民纷纷响应号召,崇尚节约、勤俭持家,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形成了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落后的热潮。

——摘编自刘建武 李冰《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奢靡之风盛行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积极倡导“勤俭建国”方针的原因,并简析其现实意义。

9 .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化模式与西方相去甚远。日渐完善的口岸城市体系及农业过剩人口涌进城市,形成了中国畸变多态的城市化特征。里弄胡同茅草破屋是多数市民的栖息之地,农民离村与相关的都市膨胀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相关原因。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l957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从l949年的98个增加到l40个;另外中西部也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

—宁克平《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