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第二天,中共中央成立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领导和组织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各地适时展开的“时事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有了思想上的“主心骨”。许多地方将订立爱国公约与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结合起来。至195110月,全国共有2810个厂矿单位、223万职工参加了生产竞赛;农村有19854个生产小组向劳动模范马恒昌所在小组发起学习和挑战。运动成果显著,1951年粮食、棉花等农作物产量超过了1950年;仅北京21个较大工厂三个季度增产节约总值即达2195.7亿元(旧人民币),相当于146架喷气式战斗机的价值。鉴于志愿军作战困难和国内实际,总会呼吁发起“捐献武器运动”,到195111月,全国认缴可购买武器款项达旧币31847亿元。抗美援朝运动对社会价值观的塑造,赋予其时代内涵与意义,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则随时代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摘编自逢大明《抗美援朝运动对新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和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抗美援朝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美援朝运动对新中国的积极作用。
2021-01-0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四次复习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六十年民生变化的背后,折射出新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材料一   1949年,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9.29元,年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只有25.94元,年人均布只有3.49米,年人均糖只有0.37公斤,年人均粮食只有209公斤,年人均棉花只有0.82公斤……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材料二   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办好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口号……1960年春,粮荒问题日见严重,为了用有限的粮食做出更多饭,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广西大力推广“双蒸法”:即将米干蒸半小时后加上凉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时,能使每斤米出饭5斤,比原来增加40%以上。由于口粮和副食品严重短缺,不少群众患了浮肿、肝炎等疾病。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材料三   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公斤,城乡人民穿着质量大有提高……购买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额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24.5%。进入新千年,百姓衣食住行更加突出个性化,信用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1)据材料一概述建国初期的民生状况。列举党和政府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的举措。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指出这一时期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的重大失误。这些失误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3)材料三折射出这一时期有哪些方面的新发展?指出推动新发展的原因。
(4)新中国六十年民生的变化给你哪些启示?
2021-08-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7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材料   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前,占全国面积约三分之一的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同时规定,把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土地改革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债,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新中国成立后秦二爷乐了,因为他的企业又开始蒸蒸日上了,1953年以后秦二爷企业的命运又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1)19世纪末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时,主要受到什么社会思潮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秦二爷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3)新中国成立后秦二爷企业蒸蒸日上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53年以后秦二爷的企业命运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8-01-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姚安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65年英国在上海创办的耶松船厂

成立于1865年的江南制造总局

荣氏家族的保兴面粉厂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破产的农民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材料四: 下图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十六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请回答:
(1)小农经济自战国以后,一直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根据材料一分析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经济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4)从材料四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评价的理由。
6 . 城市化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回答以下问题。
英国是最早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城镇人口就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
(1)简要说明16世纪以来促使英国城乡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
现代学者研究认为,1895年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加与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国内外贸易的增加,在国内外贸易集中进行的地点,特别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汉口等,形成现代工商业城市。现代工业矿冶业的发展,在现代工矿业发达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业城市或矿冶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交通枢纽地方兴起新城市,如青岛、石家庄、郑州等。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2)结合材料分析推进中国近代历史上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但是,建国以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总体上看是非常缓慢的。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