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根据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从1950年秋开始,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逐步展开。表4为关于土地改革的部分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土改规定

土改场景

第一、将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改为保护富农经济。第二、把没收地主全部财产的政策改为仅仅没收地主的土地、耕地、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其他财产均不予没收。

第三、小土地出租者的土地在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的200%者均保留不动。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概括说明新中国土地改革政策呈现的新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2)结合土改场景,以一位普通农民的身份为1952年底的《人民日报》写一封投稿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事清楚,表述成文)。
2024-01-05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漫画与历史

图一- 大旗招展全球                                 图二 鸟儿与草人   

摘自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             摘自1952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作者张乐平                                                  作者苏光
请给两幅漫画确立一个共同的主题,并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解读合理,阐释充分,逻辑清晰)
2024-01-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12月份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过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初,全国仍有土匪武装260多万人,他们还有明显的政治性质。1952年底,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这项工作,对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方面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艰难得多,物价的飞涨,使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人心开始波动。这是关系到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后能否站住脚跟的大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三线”建设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从1964年至1980年,在主要的13个省、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整个工程规模空前。在铁路交通建设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的工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并建立了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

——摘编自远山《“三线”建设: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人民政权的重大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1950—1952年上海商业销售情况统计表。它反映出当时的上海(     

国营与合作社营商业销售额占总销售额(%)公私合营商业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私营商业销售额占总销售额(%)
1950年25.00.474.6
1951年27.90.372.8
1952年45.80.353.9
A.公私合营成为商业发展新风尚B.国营商业主导着商业发展趋向
C.私营商业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D.商业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总产值从1950年到1952年的三年间增长了48.5%,粮食总产量增长了44.8%,棉花总产量增长了193.7%。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B.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C.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D.政府对农业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2023-12-19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农业农村部农田管理司的工作人员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将新中国农田建设历程分为六个阶段(见下表)。

阶段相关依据
农田水利恢复建设时期(19491957年)19491952年,水利工程建设参与人数达2000万人,各地兴修和整修小型塘坝600多万处,打井80余万眼,恢复和修建较大的灌溉排水工程280多处,完成土石方17亿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5000多万亩。
农田建设“大干快上”时期(19581961年)19588月,《中共中央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明确提出农业增产技术措施“水肥土种密”,据此,全国大范围开展治沙治碱、对全国主要的低产土壤(包括盐碱土、沼泽土、红壤、冷浸田、咸酸田等)进行综合治理。
农田建设调整时期(19621977年)1964年起,全国受“农业学大寨”口号影响,农田基本建设以分期分批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为中心内容,辅以土地平整和田渠路林综合配置。
农田建设“数量”为主时期(19782007年)197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在不损害水土保持、森林、草原和水产资源的条件下,组织国有农场和人民公社有计划地开垦荒地,使耕地面积逐年有较多的增加”。
农田建设“数量”“质量”并重时期(20082017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农田建设“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推进时期(2018年至今)2019年、2020年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分别为8150万亩、839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分别完成2190万亩、2395万亩。

——据楼晨《新中国农田建设历程刍议》整理

(1)任选两个阶段,分析相应阶段新中国加强农田建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史实说明新中国农田建设历程留下了哪些历史经验。
2023-12-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省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发表于20世纪某一时期的宣传画,此画反映的事件(     
A.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B.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促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D.有利于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图为1950年创作的年画《劳动换来光荣》。画中锦旗上的文字为“夫妻劳动模范”。该作品(       
A.意在开创宣传男女平等的新形式B.旨在宣传社会主义农村的新面貌
C.展现了人们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D.表达了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期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作‘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题中,处理“四面八方”关系的经济政策,主要意图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开展B.恢复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
C.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D.完成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
2023-11-01更新 | 229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曾计划用3-5年时间恢复生产,将军费从1950年占预算支出的43%减少到1951年占预算支出的30%,以全部预算的70%投入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这是因为(     
A.国家的经济困难B.新政权受到威胁C.优先发展重工业D.国民经济的调整
2023-10-23更新 | 39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