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年画与时代发展

材料一   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这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幅年画

依据材料和所学,以“时代发展与女性形象变化”的某一侧面,拟定一个主题,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2024·山东德州·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1年国营黄泛区农场小麦的丰产,黄泛区形成于1938年河南中牟县黄河的决口。国营黄泛区农场建立于1950年秋天,全场土地分布在河南西华县南部和扶沟县西北部。那里气候良好,土壤大部分是黄河淤积土,地势平坦集中。在1951年麦收时,农场组织了麦收指挥部,拟订了详细的麦收计划,全场各单位,直到生产小组,都按照统一的计划来制订计划和工作进度,做好拖拉机和康拜因(联合收割机)的检修、运输工具的配备和康拜因试割等准备工作。在1951年的麦收、夏耕和秋种中,全场职工展开爱国主义丰产竞赛运动,如屡夺红旗的孙海山康拜因小组利用六号拖拉机康拜因收麦,创造了二十四小时收割小麦79050斤的新纪录。

8450亩土地上,农场每亩平均达到209斤的高额产量。比较河南全省总平均产量高出一倍,比较附近农民亩产量高出百分之四十。农场的丰产成绩,使附近的农民开始看到中国农业的美好远景。他们纷纷组织起来,学习采用农场的农业科学技术。

——据李春桂柳培良《国营黄泛区农场创造了小麦的大面积高额产量》,《人民日报》,1952228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1951年国营黄泛区农场小麦丰产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对当时《人民日报》报道这一新闻的意图加以解读。
2024-03-13更新 | 33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人民画报》19517月号刊登的宣传画《和平签名》。



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宣传画《和平签名》进行赏析。(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2-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增长和比例   

194919521957
农业84.5%74.7%62.3%
轻工业11.0%14.5%18.6%
重工业4.5%10.8%19.1%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阅读统计表格,结合所学,解读新中国建立初期农轻重比例的变化。
2023-05-30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北京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