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新乡·阶段练习
1 . 1955-1959年,中国向朝鲜、越南、也门、柬埔寨等国提供了总价值约为6.8亿人民币的援助。到1963年11月,中国向几内亚、马里和加纳协议援助9个轻工业项目,其中几内亚3项、马里4项、加纳2项。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援助(     
A.表明中国工业化成就显著B.意在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强调地缘合作以实现共赢D.深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影响
2023-09-26更新 | 388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仿真(一)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外交方针与政策,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外交(       

时间

国际局势

外交方针与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美苏冷战,两级格局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世纪60年代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一条线”“一大片”团结从美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这一条线上的国家及“一条线”周围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朝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方向调整,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关系
A.体现独立自主与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B.紧密地围绕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在发展
C.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D.积极构建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新关系
3 . 1949年11月至12月,亚洲澳洲工会代表会议和亚洲妇女代表会议两个区域性国际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各国参会代表讨论了反帝反殖民族民主运动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中国介绍了在工人运动和妇女解放方面的经验。这两次会议的召开(     
A.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宣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 .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利用了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他为18个月后的亚洲之行和为亚洲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打下了基础。此次会议
A.维护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稳定B.和平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C.为国内建设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D.打破了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阴谋
2022-06-03更新 | 814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8年,毛泽东认为新出现的国家“既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民族主义国家”,“这些国家既不站在帝国主义的一边,也不站在社会主义的一边,而站在中立的立场”,“我们社会主义阵营欢迎这些国家的这种中立的立场。”这说明新中国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积极地发展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C.逐渐抛弃“阵营”式外交思维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22-04-21更新 | 695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
时间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
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D.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7 .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废除、修改、重订。这体现的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1-05-26更新 | 491次组卷 | 85卷引用: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一度兴起“俄语热”。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中国学习英、俄语人数的比例,由现在的一比二调整到一比一,然后再逐步调整到二比一。这一变化反映了
A.外交环境的变化B.国内政局的稳定
C.教育体制的改变D.经济水平的提高
9 .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 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
A.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B.西欧和日本已经挑战美国地位
C.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苏联经济改革受挫, 美日欧形成鼎足
2019-08-24更新 | 112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0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10 .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应邀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索马里等非洲十国,就国际局势、不结盟运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经济援助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了近两个月的交流。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
A.促进了“求同存异”思想的形成
B.有利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C.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
D.推动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