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新中国的对外援助覆盖了亚洲、非洲、拉美和南太平洋地区。1950年到1960年6月底,对外经济援助金额达到40.28亿元人民币。1971年,中国签订的各种对外援助协定总额共计74.25亿元人民币,对外援助支出比重由上一年的3.5%上升到5.1%。这反映了我国(     
A.综合国力显著提升B.融入经济全球化C.开展全方位外交D.积极改善外交关系
2024-03-12更新 | 355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新乡·阶段练习
2 . 1955-1959年,中国向朝鲜、越南、也门、柬埔寨等国提供了总价值约为6.8亿人民币的援助。到1963年11月,中国向几内亚、马里和加纳协议援助9个轻工业项目,其中几内亚3项、马里4项、加纳2项。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援助(     
A.表明中国工业化成就显著B.意在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强调地缘合作以实现共赢D.深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影响
2023-09-26更新 | 388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2年,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与法国等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建立联系,并且与锡兰签订橡胶贸易协定,同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众多国家签订了进出口协议,总金额高达2.2亿多美元。这些做法(     
A.旨在打破美国对华经济封锁B.标志着新中国放弃“一边倒”的方针
C.冲击了美苏对峙的世界格局D.利于打破新中国面临的经济困局
2023-06-13更新 | 630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这一外交政策上的转变(     
A.体现了中国外交革命性的特点B.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变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D.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
2023-03-05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中国近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逐步展开,中国在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体系中赢得了应有的一席之地,为以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大、更积极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国初期,新政权从国民党政权手中接管经济已到崩溃边缘的烂摊子:从人口、国土面积看是个大国,从国力看是名副其实的弱国。在两极对峙的国际形势下,不加入某个阵营是不现实的。

——杨泽喜《建国初期中国现实主义外交战略选择》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国际形势的客观限制和新中国外交经验缺乏的制约,新中国的外交实践较多地体现为社会主义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外交。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多边外交实践,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局面。

——摘编自陈玲《建国初期多边外交的实践及分析——以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为例》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以传统外交为主,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外交决策权高度集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适应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形势,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整体性外交的模式。

——摘自杨洁勉《新中国外交 60 年:实践特点和理念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发点及原则。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与新时期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外交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6 . 1950年1月,北京市军管会发布公告(下图)宣布收回在京的外国兵营地产,并征用兵营及其他建筑。法国和荷兰前领事企图以过去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由拖延,但在中国政府的严正催促下不得不归还。这主要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B.“另起炉灶”C.求同存异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7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借助“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审时度势,通过“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通过“互通有无”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提供经济援助,“细水长流,稳步前进”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上述材料表明中国(     
A.积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B.不断丰富多边外交的内涵
C.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B.以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关系与前提
C.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D.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并极具包容性
9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稳步发展同苏联等国贸易的同时,采取了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这体现了新中国(     
A.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对抗B.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延伸至经济领域
C.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政策D.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贸易体制
10 . 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两个时期中各选一个实例,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9-08更新 | 4120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