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名字承载了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9年以前各个时代用的比较多的名字有

19491950年:郑解放、秦建国、叶南下、高正明。

19511953年:宋卫国、方卫平、邓援朝、姚抗美。

19541957年:高建设、申互助、童和平、张建强。

19581959年:孟跃进、潘胜天、戴红花、王超英、方卫星。

——材料来自网络

材料二   不同年代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1959年及以前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92000200920102019
建国秀英秀英浩宇欣怡
建华桂英桂英欣怡浩然梓涵
国华秀兰婷婷宇轩诗涵
和平玉兰建国玉兰婷婷子轩梓萱
桂兰建华俊杰宇航子涵
建平秀珍建军秀兰建军皓轩紫涵
凤英玉梅红梅佳怡子豪佳怡
玉珍建平浩轩雨涵
志明玉英浩然俊杰雨欣
德明兰英雨欣子涵一诺

——材料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史实,解释不同时期人名用字的含义,概括不同时期人名用字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如果现在有一位刘姓父亲,希望你为其新生宝宝起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名字,那么你将为他取什么名字?并阐明其含义。
2023-07-21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1953—1957年政府先后8次发出指示,改变自由迁移政策,为控制城市人口现模,限制农民进城。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首次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提出限制性政策,全体公民被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的粮油供应由国家解决,从而形成了与户籍相关联的社会福利制度。1982年1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1984年1月中央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选若干集镇进行试点,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10月,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指县以下集镇,不含城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办理入户手续,除口粮自理外,其他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据统计,1984—1990年全国共计有500万农民落户城镇。2016年相关政策要求“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

——摘编自郭东杰《新中国70年:户籍制度变迁、人口流动与城乡一体化》

材料二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发展,催生了城市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中。1979—1992年,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从17.6%上升到23%、12.6%上升到26.9%。1978—1999年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至30.89%。2000年以后,政府逐步放宽并改善农民工的进城条件,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平等共享城市中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据统计,2000—-2016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由50%下降到27.7%,城镇化水平提高至57.35%。1978—2016年,中国年均劳动力利用效率提升15.6%,并且提升幅度在逐年增大。

——摘编自张广胜、田洲宇《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变迁、贡献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户籍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下图是翁逸之于1955年 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向劳模学习· 向劳模看齐
A.宣传党开展农业合作社的方针政策B.倡导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C.宣传中国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D.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依据下表,对于当时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特征阐释最为恰当的是 (     
全国各地区实际经济总量排名(单位:亿元)(局部) 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地区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辽宁4140541570837543970810534
上海366650777032703286999386
江苏484151746146614662726296
湖北245127954051405152605651
山东438144735001500155915395

A.国民经济恢复B.一五计划C.大跃进D.国民经济调整
2022-11-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四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中原地区的周、卫、齐、鲁、晋(韩、赵、魏)等政权皆被视为“中国”,秦、楚、吴、越等政权则被看成是夷狄。到秦朝“以兵灭六王,并中国”以后,按照五德终始学说,以其代周“火”德自为“水”德,以“中国”正统自居,就连周朝时秦、楚、吴、越等政权所辖地区也被视为“中国”了。汉武帝时,承认秦朝代替周朝的中国正统地位,以西汉代秦“水”德为“土”德。汉人在称汉朝为“中国”的同时,又构建起了中国各个民族皆为“炎黄子孙”的血统体系。

——摘编自赵永春《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的背离与重合》

材料二   毛泽东曾指出:“爱国主义的内容,看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来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摘编自王永浩《深刻认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统一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国家观念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现代中国国家观念更新的时代意义。
6 . 下表是“一五”时期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除单独标出外,单位均为万吨)。这反映出当时(     
粮食棉花油料猪(万头)布(亿米)原盐食用植物油
1953年16683117.5385.6961374.546.9357101
1957年19505164419.61459084.450.5828110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经济发展目标提前实现D.发展工业兼顾民生
7 .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工人王崇伦发明了“万能工具胎”,使一台刨床能顶6台插床使用,一年完成了几年的生产任务,王崇伦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邮票中的图像是王崇伦边使用机床边讲解的情景。上述材料反映出(       
A.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B.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C.人民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公私合营激发了工人的主人翁精神
8 . 如表所示是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的构成情况。这反映出当时
代表成分人数(人)
党深代表165
人民解放军代表71
团体代表235
区域代表116
特别邀请人士75

A.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彰显B.民主党派参政地位凸显
C.民主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民主政治制度走向完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它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摘自孙凌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材料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所有制结构,制约着东北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金融、交通、通讯等服务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东三省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工业竞争能力下降。优势产业风光不再,产业衰退趋势明显。一批国有企业关停并转,下岗失业人员明显增加。传统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手段单一。

——摘自孙凌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地区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有哪些?
2021-04-0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想从小农经济做文章,靠在个体经济基础上行小惠,而希望大增产粮食,解决粮食问题。解决国计民生的大计,那真是“难矣哉”。

——毛泽东(1953年)

材料二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中央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

材料三   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材料一中毛泽东指出的重大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哪一措施?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