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53年春,中央统战部组织调查组到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进行调查。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业的主要形式,是我们将资本主义工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利用资本主义工业来训练干部,并改造资产阶级分子的主要环节,也是我们同资产阶级进行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环节”。这份报告,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此后,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方针最有可能是(       
A.“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障工农利益,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B.“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
D.“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2024-04-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浙江卷)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吕思勉先生的《中国简史》成书于抗战时期,他在结论部分,关于“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中叙述:以欧洲近世文明的发展,而弱小民族,遂大受压迫,国破、家亡甚而至于种族夷灭。这种文明,到底是祸是福?至少在弱小民族方面论起来,到底是祸是福?实在是很可疑惑的了。此种病态的文明,岂可以不思矫正?要矫正他,非有特殊的文化,和相当的实力,又谁能负此使命。中国人起来啊!世界上多少弱小的民族,待你而得解放呢。

——引自吕思勉《中国简史》

材料二“一带一路”宣传画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吕思勉先生之问——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择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024·浙江·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了宋元时期,泉州沿海地区制瓷业迅速扩展,逐渐走向兴盛。以前烧造瓷器的窑场继续生产,并在此基础上,窑址地点、数量均有增加,如晋江磁灶窑,由南朝时期的1处、唐代的5处,发展为宋元时期的12处之多。除了常见的碗、盘、罐等器物,各类罐、瓶、盆、盒、杯、执壶等类型增多。釉色品种突破单一青釉的类型,还大量烧造了青白釉、酱釉、酱黄釉、黑釉、青黄釉等不同品种的瓷器。窑炉仍为龙窑,但长度增加,残长50余米,坡度合理,窑内器物摆放紧密有序,匣钵装烧较为普遍,改善了器物的烧成环境。

——摘编自孟原召《宋元时期泉州沿海地区制瓷业的兴盛与技术来源试探》

材料二:1950年毛泽东说:“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在1957年,他又进一步指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他认为我国当时工业空间分布不平衡不合理,即沿海占70%,内地只有30%,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沿海已有的工业基地,同时大力发展内地工业;新的工业大部分要摆在内地,通过平衡工业空间布局以利备战。1958年,他在《独立自主地搞建设》中指出,“没有现代化工业,哪有现代化国防?”

——伍山林、李宗圆《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战略逻辑》

(1)根据材料一,概述宋元时期泉州制瓷业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交通与贸易的角度,说明其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工业和国防领域的成就,谈谈你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认识。
2024-04-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研究卷(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画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引自陈重伊著《荣氏家族》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引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   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350万日元用于周转。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

——引自陈重伊著《荣氏家族》

(3)概括材料三中荣氏家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材料四   荣毅仁等上海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4)新中国成立后荣氏家族企业获得新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请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5)荣氏家族企业的创始人荣德生曾写有“心正思无邪,意诚言必中”的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荣氏企业怎样的经营理念?
2024-04-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对产品销售有困难的私营工业,国家负责收购,或代销产品,或实行委托加工的办法,使其恢复正常生产;对资金周转有困难的私营工业,由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低息贷款予以扶持。195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将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国营企业,用和平方式以最小代价消灭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理论。

——高继仁《中国工业经济史》

材料二:1992—2000年是我国民营经济二次创业时期。这一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

90年代中期以后,民营企业产业集群迅速发展,最典型的是浙江的“块状经济”、苏南的“行业规模经济”。2002年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94家,当年,深圳华为集团的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广东美的集团、格兰仕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40亿元和70亿元。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通过改制,将投资者个人财产权与企业财产权严格区分开来,建立起企业法人产权制度;随着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被“放活”的小企业大都成为产权清晰的民营企业。

——刘晓辉《中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中国政府对私营工业政策的调整。结合所学,指出上述政策调整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次创业时期”民营经济“质的飞跃”的表现。结合所学,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说明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出现的时代背景。
2024-04-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列宁选集》第四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意义。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列宁和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主张有何类似的发展与突破?
2024-04-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观察如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对图中三个“高点”出现共同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政策变革或调整的推动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D.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
2024-03-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据此可知(       

年份

项目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亿吨

135亿吨

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64亿吨

535亿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100%

A.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阻碍工业化建设
C.“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为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而出台的举措有(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摘编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摘编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4年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