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2023·山东·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中国进行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化建设。如图可反映出这一时期(     
A.忽略农业和轻工业同步发展B.工业建设考虑地域平衡
C.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不利于工业的良性循环
2023-05-15更新 | 260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一五”期间,河北省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9.22亿元,其中80%用于煤炭、电力、纺织、冶金工业。1954年10月,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石家庄热电厂一期工程开工兴建。1955年,苏联援建的全国最大的化学药品工厂——华北制药厂也开始兴建。这些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     
A.有助于新中国经济的恢复B.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
C.改善了河北省的工业结构D.改变了河北省工业落后的面貌
2023-05-03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院系调整,到,1952年底,建立了很多独立学院和专业;同时建立了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这是我国当时(     
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B.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D.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4 . 陈云是20世纪50年代起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提出者和设计者。1952年1月他在一份报告中提出:“由于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粮食将不是宽裕的,而且城市人口将逐年增加……因此征购粮食是十分必要的。”这反映他提出统购统销政策根本出发点是
A.把农业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B.稳定粮食生产和市场供应秩序
C.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需要D.彰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越性
5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很关注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并适时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以适应时代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年中共六大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
1942年抗日根据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并组织起来……使农民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
1958年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1980年中共中央第75号文件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
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05年农业部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1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由此,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或路线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江苏省供销社统计,1956年1至9月全省收购草席127.5万张,与1955年同期相比下降28.85%。芦席、蒲包、褶子1956年1月至8月的收购量,与1955年同期相比亦分别下降26.35%、3.58%、28.38%。雨伞、竹筷、常州篦子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       
A.为党对国家建设的理性思考提供依据B.反映了生产关系调整制约经济发展
C.直接导致国家经济建设出现冒进主义D.体现出农业为工业化发展做出牺牲
2024-02-03更新 | 18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图1、图2分别是《人民画报》1955年、1957年的年度封面照片。它们体现出(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
B.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
C.崇尚劳动艰苦创业的时代风貌
D.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8 .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一条重要线索,中共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走过的辉煌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中共的百年奋斗史诗的重要组成,是中共的初心使命生动的诠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三农”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依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是工业化物质积累的主要来源,“三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村率先发起改革,“三农”为中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是全面小康的主战场,“三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唐仁健《百年伟业“三农”华章——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29更新 | 195次组卷 | 9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反映了1952—1957年江北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公私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一五”计划建设成就斐然B.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D.社会商品生产日益丰富
2023-08-28更新 | 27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3年初,部分地区出现了农民卖地的现象。4月,主管农业工作的邓子恢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尊重农民的私有财产,保护农民土地租佃自由、雇佣自由、贸易自由、借贷自由。这一表态(     
A.加速了土地改革工作B.服务于城市工业化建设
C.打击了土地兼并现象D.有利于稳定农业合作化
2023-11-03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