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2010·上海·高考真题
1 .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
2019-01-30更新 | 1955次组卷 | 76卷引用:2013-2014年陕西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2 . 下图是画家王角创作于1955年的年画《我们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作品可用于说明新中国
A.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B.新型政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C.人民民主原则的贯彻实施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新中国成立后,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深刻变革的是
A.稳定物价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包产到户
2022-01-08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学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居民是那么多,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各省间的水运交通,大部分又是极其便利,所以单单是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制造业。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余各地的国外市场,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中国的政策,就特别爱护农业,在欧洲,大部分地方的工匠的境遇优先农业劳动者,而在中国,据说农业劳动者的境遇却优先于技工。在中国,每个人都想占有若干土地或是拥有所有权或是租地。……近代中国人极轻视国外贸易,不给予国外贸易以法律的正当保护。

——摘自亚当·斯密1776年著作《国富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台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摘自《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中国古代制造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
5 . 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2022-03-09更新 | 187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1953年吉林省延吉县龙井市人民文化馆前的一幅宣传画。画中用中文与朝鲜文写着同样的宣传标语。这说明当时新中国
A.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D.贯彻落实人民民主原则
7 . 据统计,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694项建设项目的厂址分布在91个城市、116个镇。其中65%的项目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这样做旨在
A.构建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B.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C.加强东西部地区之间合作D.实现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9年,根据地经济形势日益严峻,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42年,大生产运动的序幕正式拉开。毛泽东、朱德亲自开荒种菜、纺线织布,根据地的党、政、军各界人士一齐动手,大生产运动逐渐走向高潮。在运动初期,部队、机关和学校采取集体劳动形式,农村地区主要是个体劳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部队与农村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出现了互助形式,大量的生产合作社也相继建立起来。

-摘编自操国胜《从“生产自给”到“大生产运动”》

材料二:1954年秋天,北京市石景山区党员干部杨华了解到新生政权粮食短缺的情况,联合5名党员干部主动向北京市委交上申请书,坚决要求到边疆垦荒:“我们是北京郊区的5位共产党员,我们正式提出申请,请批准我们发起组织一个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边疆去,为祖国多做贡献。不管边疆的风雪多么寒冷,也吹不冷我们劳动的热情。”从1955年9月初到11月初土地上冻,第一批垦荒队员一共开垦了1200亩地。第二年3月,随着第二批垦荒队员的到来,垦荒的速度得到了提升。到1956年5月初,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4200亩。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这片土地从莽莽荒原变成大型现代化国有农场,把“大荒”变成了“粮仓”。

-摘编自余玮《杨华-飘扬在北方共青城的旗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生产运动开展的特征,并指出其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垦荒运动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意义。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在生产建设中所呈现的优良传统。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提出:中国的工业化可以在社会主义阵营内与各国分工合作。但是,新中国领导人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1962年,进一步提出“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的目标。这些决定表明
A.中国已放弃斯大林模式B.中国已具备较雄厚的工业基础
C.中国要重点发展轻工业D.工业化要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农业合作社规模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在美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2年美国农产品总量的80%以及出口农产品总量的70%均来自农业合作社。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农业合作社正是由拥有农场所有权的农场主在非营利的基础上为提供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而自愿组织起来的经济组织,是自有自享的法人团体。美国农业合作社类型众多,主要可分为供销合作社、服务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三类,美国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形成了“新一代农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在立法、资金、税收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农业合作社很大的支持,同时美国还有比较完备的农业保险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和私人农业保险公司提供种类多样的农业保险,大大降低了农业合作社的市场风险。

——摘编自赵冉、苏群《美国、日本农业合作社发展特点及启示》

材料二   农业合作化运动作为继土地改革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深刻变革,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一运动使中国在基本还处于半封建的状态下,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如胡绳所说:“这无论如何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虽然我国在引导农民由个体经济转向合作制经济的时机选择上并不成熟,加之在运动中注入了太过明显的政治因素,以致合作化运动中一再产生重大偏差,但是这并不是合作制经济本身的问题……并不代表着合作制经济本身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这恰恰是值得我们今天深入总结历史教训的关键点,也为我们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建立农村合作经济提供了诸多启示。

——摘编自张勇《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反思与启示》

注:材料出处中“建国”应为“新中国成立”,为尊重原文,故不做改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农业合作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是“重要的里程碑”的意义,并分析“重大偏差”产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的启示。
2023-01-21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