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1 .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这体现了
A.工人阶级居于主导地位B.人民代表大会的广泛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D.我国工农联盟的优越性
2022-05-09更新 | 315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东仪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2019-01-30更新 | 2466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6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工人王崇伦发明了“万能工具胎”,使一台刨床能顶6台插床使用,一年完成了几年的生产任务,王崇伦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邮票中的图像是王崇伦边使用机床边讲解的情景。上述材料反映出(       
A.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B.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C.人民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公私合营激发了工人的主人翁精神
4 .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火车机车的型号命名经历了从“解放”型到“建设”型蒸汽机车,从“东风”型内燃机车到“韶山”型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的发展演变。这反映了(     
A.社会发展的典型时代特征B.科技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推动力
C.交通助力经济的迅速发展D.高铁发展冲破传统运输的弊端
2023-07-06更新 | 245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3年,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就业人员大增,城市和工业用粮也随之成比例增加,这导致物价全面波动、工资上涨,进而波及工业生产。对此,陈云提出:粮食问题,必须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坚持统一管理的前提下调整内部关系。此举推动了(     
A.农业集体化改造B.政府工作中心的转移
C.国民经济的调整D.农村土地改革的深化
6 .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019-01-30更新 | 2292次组卷 | 4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7 .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的记者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他们很多人自己也曾经受尽苦难,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此次会议的召开表明(       )
A.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B.民族区域自治初步确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一国两制”促进祖国统一
8 . 《历史的细节》一书写道“全民族对工业革命有着超乎寻常的狂热和痴迷,甚至将齿轮作为国家的新徽记,拖拉机、汽车、飞机、轮船、车床、钢炉、铁桥成为人民币的主题。”这种“超乎寻常”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
A.工业化基础薄弱B.一五计划的开启
C.建立公有制经济D.优先发展重工业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状况,其实就是各种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甚至是相互博弈的产物,它受制于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经济状况、信仰方式等诸多因素。因此,严格来说,一国民主政治的具体形态只能在各种主体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达致。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应当看到民主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有代议民主,也有协商民主,有直接民主,也有间接民主,还有其他类型的民主。民主的不同提醒我们,要以差异、共存的思维看待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费孝通先生说得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梦是对中华文明的现实坚守和未来进行的想象与憧憬,这样的中国梦,显然不是“宪政”一词可以概括的,不是“宪政梦”可以指代的。

——摘编自喻中《“中国梦,与民主政治道路的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政治探索及建设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23更新 | 29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在西藏得以成功实行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和西方议会制度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