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2020-01-01更新 | 531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文)试题
2 .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
A.运输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金融业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张謇,清光绪年间状元。他出身农家,苦读成才。1894年中状元时已41岁。他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决定走实业救国的路线,于1895年集资50万两银子,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后改名大生一厂),以后,又陆续在崇明外沙(今启东)久隆镇创办了大生二厂,在海门创办了大生三厂,在城南创办了大生副厂,并在吕四、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通海垦牧公司。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忽视生产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张謇倡导怎样的救国主张?他的救国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真正实现?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同。
4 . 以下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学习提纲。该提纲有六处错误,请根据所学知识,把错误的地方找出来并且作出纠正,把纠正好的答案写道答题卡上。

2019-07-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龙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你知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后
6 . (文科生作答)
改革的核心价值,是为社会的发展: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民的幸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材料一: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基础上开创的。

——习近平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现实原因。
(2)材料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多年建设基础”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经济改革的思路上的变化及这一变化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得以不断深化的主要因素。
2019-07-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中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理科生作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改革。


图1

图2

图3小岗村村民“按手印”

图4安徽凤阳村农民
打花鼓庆丰收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中图1、图2提供的信息,指出当时在农村掀起的运动名称。并说明这场运动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中图3、图4提供的信息,说出当时在农村实行的制度及该制度的实质。
2019-07-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中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 1953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指示》。凡是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只进行一些必要维修工作。这个指示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求
A.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
B.限制城市入口的过快膨胀
C.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
D.重新规划工业城市的建设
10 . 下表为1949—1956年国民收入构成表(单位:%)。据下表可知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
1949年68.412.60.33.315.4
1952年57.719.53.64.314.9
1956年49.8246.24.215.8

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
B.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改善
C.经济部门比重基本平衡
D.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