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所示为1949~1959年中国技工学校的基本情况。据此推断,该时期这一发展状况(     
年份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教职生数
1949年32 700396
1950年31 9003 6001 000461
1951年124 5006 4001 700820
1952年2211 50015 0002 9001 923
1953年3515 00023 5006 5003 012
1954年6534 41943 91912 0005 630
1955年7834 09548 09529 9196166
1956年21291 212113 86729 50014.213
1957年14414 61666 58369 0008536
1958年417141 00016880338 00025 608
1959年744126 678280-0001548135:897
A.表明经济发展逐步摆脱政治因素影响B.有力地推动了外交新局面的开拓
C.对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具有支撑作用D.体现出政府着眼于完善教育体系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所示为“一五”计划时期的宣传画《把粮食卖给国家》。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展现人民公社农业大丰收场面B.期盼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C.号召农民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D.歌颂政府惠农政策成效卓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农业机械、矿山设备、军用飞机、民用汽车、重型机器、发电设备、精密仪表、新式机床、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工业生产,均已建设起来。这表明,这一时期(     
A.轻重工业得到均衡发展B.工业体系构建渐趋合理
C.工业落后面貌彻底改变D.产业结构实现重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
项目总计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
总额(亿元)427.49248.532.6982.112.830.8164.6
比重(%10058.27.619.237.23.71.1
据此可知,“一五”计划(       
A.促使工业布局更趋合理B.照搬了苏联的经济建设经验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D.兼顾了重点建设和民生改善
2024-05-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1949—1956年,中国共派出各类留学人员约1.6万人,其中约91%派往苏联。1949—1957年,中国高校共聘请了苏联专家754人,讲授多门课程。1950—1956年,来华的高校留学生累计达到1891人,其中来自越南和朝鲜的占86%。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     
A.遵循睦邻友好外交原则B.致力于培养高科技人才
C.服务于工业化建设需要D.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2024-05-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一)历史试卷
23-24高三下·重庆沙坪坝·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针对当时国家限制消费的问题,1954年陈云谈道:“我们必须在两者中间选择一个:或者是暂时减少可以减少的消费,由此来建立我国能够进一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使我们有可能在将来迅速地增加各种消费品的产量;或者是尽其所有在国内消费掉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据此可知,当时限制消费旨在(     
A.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积累资金B.防止社会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纠正经济发展中的冒进倾向
2024-04-07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1957年4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目为《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绩辉煌》的文章,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已经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B.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
C.工业落后的面貌逐渐改变
D.为三大改造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2024-03-27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地区的许多农民利用便利的通勤车到城里售卖自家农产品,并捎回紧俏商品,日渐形成独树一帜的东北早市文化。由此可知东北早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B.居民较强的晨间消费需求
C.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D.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江苏省供销社统计,1956年1至9月全省收购草席127.5万张,与1955年同期相比下降28.85%。芦席、蒲包、褶子1956年1月至8月的收购量,与1955年同期相比亦分别下降26.35%、3.58%、28.38%。雨伞、竹筷、常州篦子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       
A.为党对国家建设的理性思考提供依据B.反映了生产关系调整制约经济发展
C.直接导致国家经济建设出现冒进主义D.体现出农业为工业化发展做出牺牲
2024-02-03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辽宁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面是1957年湖北省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消费品情况。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消费品的生产比1952年增长情况
食用植物油、棉纱、棉布、火柴增长0.5倍
印染布、纸烟增长1倍
机制纸增长10倍
A.努力为人民美好生活创造条件B.全面恢复了国民经济
C.工业投资重点是消费资料生产D.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