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材料二   1959年中国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增长率(%)30.216.25.628.211.466

(1)据材料一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1953年至1957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发展的趋势?并指出影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2022-05-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现代中国外交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明确提出,工业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苏联的经验表明,这主要不能够依靠旁的来源,而必须依靠国民经济内部首先是工业内部的积累。”而苏联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国家政策对工业的倾斜,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为了尽快解决所有制问题,中国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进行的策略。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等。

——摘编自王春宁《中苏关系的演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949~1964)》

材料二   19964月,俄总统叶利钦访华,与中国政府发表《中俄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决心发展平等与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俄关系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经过多年的发展,中俄双方已经建立起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定期会晤和磋商机制,两国议会间也加强了往来。中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双方经贸呈政府间,地区间和企业间多层次发展态势。经贸合作已从边贸和一般性贸易扩展到农业、能源、交通、和平利用核能、航空航天、金融及军事技术等广泛领域。此外,中俄两国对国际形势和国际问题有着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双方认为,世界多极化进程符合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不赞成单极世界。中俄在伊拉克和科索沃等国际问题上积极磋商,加强沟通,为切实合理地贯彻联合国有关协议进行了不懈努力。

——摘编自韩景云《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发展及其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思想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战略意义。
2022-05-2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部分校2022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以下

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表

类型 19521956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9.1%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不足1%
个体经济 71.8% 7.1%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导致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我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022-05-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卷(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统计表

年代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
1952~195753.6%18.5%27.9%
1972~197733.0%39.0%28.0%

——G.罗兹曼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鉴于过去的教训,这次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动,不搞“一刀切”,该种粮的地方种粮,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该放牧的放牧,该养鱼的养鱼。从1979年开始,粮食统购价格提高20%,油料价格提高25%,生猪价格平均提高26……杂交水稻从湖南推向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增产20%以上。农村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由原来长时间的停滞不前变得欣欣向荣。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50到7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是中国人的百年夙愿。毛泽东思考工业化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1944年8月31日,毛泽东在写给博古的信中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毛泽东一度相信,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只有通过自由企业和外资援助才能做到”,“必须经历漫长的、民主管理的私人企业时期”。这正是他提出中国应当经历一个新民主主义阶段的主要依据。刘少奇则明确说,工业化要从轻工业开始。1948年12月25日,刘少奇在给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做报告时说,“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农业与轻工业是我们的重点”,“历史上的国家要从轻工业方面积累资本之后,才能建设重工业”。

——萧东连《荜路维艰》

材料二:1951年12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完成国家工业化,“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要“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据宋劭文回忆,中央决定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明确了“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的方针。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等新中国的领导人在关于国家的工业化道路选择上经历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选择产生的影响。
2022-02-1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得就有关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及其他重要措施,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建议案。

——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09-29

材料二   1954年,针对一些人对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是否还有必要存在的疑问,毛泽东指出:“政协不仅是人民团体,而且还是各党派的协商机构,是党派性质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周恩来也强调:“两会只是权力之分,无高低之别……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指导思想作为前提,以选举民主为基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以协商民主为基础的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才会在理论上相互呼应,在实践上相互促进。

——摘编自徐文杰、王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互动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取得这一地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4年后的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不同。
2022-01-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正国内国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正向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转变。中国为适应这种新的变化,《论十大关系》不论在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方针。“我们一定爱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这就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

材料二   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相关成就简表

工业建设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三倍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开发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1965年国内石油已全部自给。……
交通运输业1958年到1965年,全国新增铁路里程9000多公里。鹰厦、包兰、兰青、兰新、川黔、黔桂等线通车,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车。公路、水运、航空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
科技196410月,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1965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教育卫生1957年到1966年,高校与中专毕业生分别比1950年到1956年增长4.9倍和2.4倍。医疗卫生机构大幅增加,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天花、霍乱、鼠疫等疾病被消灭或得到有效防治。……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中国面临的国内外“重大变化”,并概括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经过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地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陈红太谈我国60年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进行了什么重大实践活动?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试从政治方面分析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2021-11-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曰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21-08-22更新 | 2020次组卷 | 5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长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上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所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征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2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
2020-12-2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五县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