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农业合作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它的发展演变,对于新时期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做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及破除封建落后的小农经济的问题,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农业已经被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所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明确指出,合作社是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

——张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思想,即在我国重工业仍有待发展的情况下,应先实现农业上的合作化,然后才能将大机器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合作化完成了,这就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同个体经济之间的大矛盾。”集体化道路打碎了过去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将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等显然不能通过对外掠夺进行血腥暴力的原始积累,只能从农业发展上下功夫,使农业的发展服务于工业。

——梁晨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辨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乡差别大、农民贫困,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加速发展,城乡差别、农民贫困呈现出扩大趋势,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对解决农村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维护农村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是单纯为了合作化成立合作社的组织行为,而是要运用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使农民过上生活富足的幸福生活。

——杨雅静《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对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毛泽东推进农业合作社的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合作化是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个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举例说明当时我国农业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及理论成果。
(3)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对于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探索我国特色现代农业道路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建国后,对科技活动的支持体现在立法上,在宪法中规定保护发明人权益,1790年制定了保护专利的第一部法律。1802年成立联邦专利局,负责管理技术革命和发明创造的专利。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土地赠与法案,规定将土地或土地出售后的资金用来建设大学。1863年根据总统签署的国会法令成立了国家科学院,引导研究人员不断作出创造性贡献。一战前后,美国政府又直接投资建立的实验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对于美国的基础研究、民用研究、军事研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黄先智《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及特点》等

材料二   1956年,中央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还对中国科研工作的体制、人才的吸纳引进使用方针、培养干部的大体计划和分配比例、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原则等做了规定。从国情实际出发“力求自力更生,但要有计划的合理运用兄弟国家的帮助”,“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把我国科技从十分落后的基础上提高到接近于现代先进水平”。这些指导思想和措施推动新中国在国防科技、生物医学等领域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摘编自曹希敬《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主要科技政策盘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建国以来到20世纪初政府鼓励科技发展的举措,并说明其成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十二年科技规划”出台的背景及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美国相比,新中国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自身优势。
3 . 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876年7月3日,淞沪铁路通车。当时的《申报》报道说,火车启动后,包括妇孺在内的“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但由于淞沪铁路是英商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结果清政府与英方议定,在淞沪铁路运行一年后,由中国政府购回。次年10月,清政府以白银28.5万两购回淞沪铁路,随即拆毁,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此夭折。



(1)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淞沪铁路通车及夭折的认识。

1953年7月15日,长春“一汽”开工建厂。1956年7月13日,“一汽”生产的新中国第一辆卡车,披红挂彩地开下了生产线。这第一辆卡车,从建厂到下线,不到3年时间。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一汽”投产非常重视,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为“解放”牌。这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代表着民族的骄傲,代表着民族的希望。



(2)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指出长春“一汽”建成投产对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
2020-03-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编自《历史学家茶座》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材料三:浙江省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总额(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79

7.78

14.12%

1.35

66.0%

6.30

42.5%

1993

44.53

8.7%

18.68

54.4%

92.51

36.3%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
(2)据材料二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两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
5 . 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而2018年是十九大之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实行了三年又八个半月。到明年,我国将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且编制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争取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积极准备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6年9月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

——整理自《中国经济年鉴》

材料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此次会议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何论断?指出这一论断的主要背景。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性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的史实依据。这两种分期方法的角度有何不同?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取得的决定性胜利以及亚非地区的和平和国际形势的缓和,阶级斗争已不再是主要矛盾,经济不发达才是主要矛盾,其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杨鸸《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材料二 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了“二五”计划意见书。意见书中规定“二五”所要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

材料三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宣讲团


(1)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否正确?该论断的依据什么?
(2)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二五”计划意见书出台的历史背景,并评价该意见书。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主要依据。
2019-04-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制度构建反映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世纪,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够得上“新世纪”标志的,无疑只能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所说的“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

——摘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十月革命为例,回答新中国成立有哪些“震撼世界”的重要影响。

材料二   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总人数170人)

类别政府党派团体驻区机关工人文教卫生私营工商业少数民族宗教街道居民
人数964853241313442
比例5.11%3.41%2.29%4.55%30.11%13.64%7.39%7.39%2.27%23.86%

——北京市档案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3~1954年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特点。

材料三   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选举法》。1979年《选举法》与1953年选举法相比较……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由未改变成分的地主、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缩小为依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将直接选举从人民公社、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扩大到县和自治县一级。……将只有不属于党派、团体的选民或代表才能联合或单独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的规定,改为任何选民或代表只要一人提出,三人以上附议即可提名推荐候选人。

——摘编自宋学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论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新《选举法》颁布的背景。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67年8月J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中的有关图片信息,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在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

(2)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3)说明材料三对中国法制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2017-12-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订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异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的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到1952年,中苏贸易额由1950年的3.38亿美元增长到10.6亿美元。党中央利用香港、澳门千方百计从西方国家进口我国急需的一些物资。1951年到1954年,我国对香港的贸易量分别占我国对外贸易总值的62%53.4%41.5%37.8%;从1957年起,我国每年举办两届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比1950年增长2.9倍。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从日、荷、英、意、法、联邦德国引进11个成套设备。1973年,从日本、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引进四十三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和单机方案”。

——摘编自王晓峰《社会化大生产理论视野中的新中国开放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2024-04-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