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待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了利用、限制的政策。建国后,尤其在土改和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成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突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共进一步研究如何对待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1953年由李维汉率调查组,经过一番调查后,向中央提出报告,提出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特别是公私合营这一形式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建议。6月,中共中央肯定这个报告,从而形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的六字方针。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等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长期以来姓“社”姓“资”的争论,确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国家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此时私营经济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1991年比较,1992年至1998年的7年中,共计增加私营企业109.3135万户,增加了从业人员1526万人,增加注册资本7075亿元。

——摘编自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的私营经济与建国初期私人资本主义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020-01-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年高三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建国后,对科技活动的支持体现在立法上,在宪法中规定保护发明人权益,1790年制定了保护专利的第一部法律。1802年成立联邦专利局,负责管理技术革命和发明创造的专利。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土地赠与法案,规定将土地或土地出售后的资金用来建设大学。1863年根据总统签署的国会法令成立了国家科学院,引导研究人员不断作出创造性贡献。一战前后,美国政府又直接投资建立的实验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对于美国的基础研究、民用研究、军事研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黄先智《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及特点》等

材料二   1956年,中央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还对中国科研工作的体制、人才的吸纳引进使用方针、培养干部的大体计划和分配比例、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原则等做了规定。从国情实际出发“力求自力更生,但要有计划的合理运用兄弟国家的帮助”,“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把我国科技从十分落后的基础上提高到接近于现代先进水平”。这些指导思想和措施推动新中国在国防科技、生物医学等领域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摘编自曹希敬《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主要科技政策盘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建国以来到20世纪初政府鼓励科技发展的举措,并说明其成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十二年科技规划”出台的背景及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美国相比,新中国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自身优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进行了各种政体试验失败后,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胆的民主创新。在这个伟大的过程中苏联的影响是巨大的,苏联是中国可贵的朋友,它的成功促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政治环境仍然面临着严重威胁,还有大片领土尚待解放,这也急需运用强大的民主政治威力,群策群力巩固新生政权,并且尽快恢复濒临崩溃的社会经济。另外,当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占据了新中国文化的大部分,同时新中国文化又是兼有帝国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混合文化,这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负面性。

——摘编自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

材料二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中国成立后,在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下,为调动一切力量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实行中国独有的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实施,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并没有废除政治协商制度,其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一直存在至今。这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构建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完整体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政治基石。

——摘编自刘诚《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新创造——毛泽东、邓小平多党合作理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关系。
(3)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2019-11-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19年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纯技术角度讲,石油比煤炭有巨大优越性。然而迟至1925年,美国只有11%商用能源来自石油.西欧则低于5%…人们真正从世界第一口油井宾夕法尼亚希望得到的是煤油。俄国巴库产重原油,距离煤炭供应地又有几百英里,于是发展出一个区域燃油市场,有了现代精炼厂,设立世界上第一条油管。石油在现有的燃料市场插了一脚,因为人们采用更方便的可逆转步骤,将蒸汽引擎转变为既可使用煤炭也可使用石油的混合体,确保了一个成长中的市场。1924年成立的美国联邦石油储备局指定了汽油是原油最好也是最有效的使用方式。30年代后,阿拉伯半岛巨大的石油冲击加上与美国结成冷战同盟,意味着国内不产石油也不再构成安全隐患。在马歇尔计划开展的那些年,美国积极地推动欧洲更多地使用石油。而且,时间带来对汽车、飞机和其他技术的更大范围使用,煤炭对这些东西却不起作用。但是欧洲很多大用户尤其是公共事业单位,是日渐考虑到污染问题才告别煤炭的。

——彭慕兰等《侧翼突破与转型受阻:从煤炭到石油的崎岖路1859-2012)

材料二:我国不产汽油.油料进口始于1870年。是时首批煤油自关输入,初仅销行于沿海,后渐深入内地。虽穷乡僻壤,亦应用煤油燃灯。迄1888年,我国所用油料,悉自美国进口,嗣后陆续有俄国及荷印输入者。以进口油料种类言,初以煤油为主,后随我国交通及工业之发展,汽油、柴油、燃料油及润滑油等之数量,亦逐渐增加。

——摘编自孔庆泰《1927-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倾销石油史料》

材料三:60年前,党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历尽艰辛发现大庆油田,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页。60年来,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庆油田的贺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石油比煤炭的优越性有哪些。概括影响煤炭到石油能源转型的相关因素。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大庆油田开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2020-02-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据材料,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5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要求:内容详实,有史有据。)
2020-02-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有关山东经济发展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

材料二 1868年,瑞蚨祥在山东济南成立,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三 1887年5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

材料四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此时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三中瑞蚨祥与李鸿章、张曜开办的企业各属于哪一类企业?李鸿章当时属于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
(3)上述企业的创办,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指出材料中毛泽东主席所说瑞蚨祥“历史名字要保存”的历史背景。毛主席的指示有何重要意义?
2019-08-27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而2018年是十九大之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实行了三年又八个半月。到明年,我国将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且编制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争取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积极准备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6年9月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

——整理自《中国经济年鉴》

材料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此次会议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何论断?指出这一论断的主要背景。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性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的史实依据。这两种分期方法的角度有何不同?

8 .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不断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高,尤其是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唐代在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草市在北方称“集”,也有按交易的主要物品命名的,如柴市、米市、马市等。    

材料二

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隋唐、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相似特点。

材料三

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这一经济理论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材料四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是如何处理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的?  

2018-09-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9 . 制度构建反映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世纪,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够得上“新世纪”标志的,无疑只能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所说的“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

——摘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十月革命为例,回答新中国成立有哪些“震撼世界”的重要影响。

材料二   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总人数170人)

类别政府党派团体驻区机关工人文教卫生私营工商业少数民族宗教街道居民
人数964853241313442
比例5.11%3.41%2.29%4.55%30.11%13.64%7.39%7.39%2.27%23.86%

——北京市档案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3~1954年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特点。

材料三   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选举法》。1979年《选举法》与1953年选举法相比较……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由未改变成分的地主、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缩小为依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将直接选举从人民公社、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扩大到县和自治县一级。……将只有不属于党派、团体的选民或代表才能联合或单独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的规定,改为任何选民或代表只要一人提出,三人以上附议即可提名推荐候选人。

——摘编自宋学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论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新《选举法》颁布的背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政府的政治改革是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罔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材料二“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变,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謇全集•追悼孙中山演说》

材料三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主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四云南省福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4)材料四所反映的这部法律对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