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2月,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可供调动的流动资金只有43万元。1955年9月起,上海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势头。1956年1月14日,上海永安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营。合营后,定股保持原来的750万股不变,每股1元。其中,永安系列私股约占82.96%,年息5厘。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永安百货公司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材料二   196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达到58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2%;粮食产量达到3200亿斤,增长8.5%;油料产量达到3684万担,增长10.4%;生猪年末近1亿头,比上年增加了2440多万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4.5%提高到38.8%,轻工业由27.8%提高到28.9%,重工业由37.7%下降到32.3%,

—摘编自孙钢、孙东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材料三   有学者经研究后得出如下数据: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具体到各年,动乱最严重的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其余各年均为正增长。阶段发展指标: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社会总产值增长77.4%,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53%。

(1)据材料一,谈一谈你对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公私合营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对“文革”期间经济发展的认识。原因何在?

2018-09-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 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指出材料―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各自特点。并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变化的主要原因。

(3)结合史实,谈一谈中国在20世纪是如何参与国际事务的。

3 .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支持。”

材料三   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交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英、美两国通过的法律文献及其确立的政体。并分别指出英、美两国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国)会、内阁的关系。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前期(1840年—1919年)中国宪政的主要尝试。
(4)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问题的认识。
2022-08-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节选)

时间文件成果
1215《大宪章》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1628《权利请愿书》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89《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1701《王位继承法》议会有权力决定国王的继承人

——据《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整理

材料二   1787年美国通过联邦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规定实行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10条宪法修正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不受侵犯。以后又陆续补充了17条宪法修正案,最终这27条修正案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200多年来,美国宪法通过宪法修正案等方式加以改变,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

——摘编自《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共同纲领》所规定的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多阶级、多党派合作的基本精神,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规定了“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最高原则;保障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的颁布使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性质得到了更为完整和规范的法律体现,具备了更为完备的法律形式。

——摘编自臧嵘主编《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宪法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影响。
(4)请结合以上各国宪政发展历程谈谈你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到1921年,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后又创办申新纱厂获得巨额利润,在近代史上有“面粉大王”与“纺织巨子”之称。迄1922年因外国资本卷土重来,荣氏企业开始亏损,向日商借货350万日元。1927年因不愿认购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公债,被通缉。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及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民族经济备受摧残,荣氏企业负债达4000余万元,宋子文、孔祥熙等官僚资本乘机渗入。

——摘编自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摘编自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材料一反映出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对中国工业化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6 . 历史畅想。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876年7月3日,淞沪铁路通车。当时的《申报》报道说,火车启动后,包括妇孺在内的“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但由于淞沪铁路是英商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结果清政府与英方议定,在淞沪铁路运行一年后,由中国政府购回。次年10月,清政府以白银28. 5万两购回淞沪铁路,随即拆毁,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此夭折。


(1)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淞沪铁路通车及夭折的认识。

1953年7月15日,长春“一汽”开工建厂。1956年7月13日,“一汽”暨新中国生产的第一辆卡车,披红挂彩地开下了生产线。这第一辆卡车,从建厂到下线,不到3年时间。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一汽”投产非常重视,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为“解放”牌。这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代表着民族的骄傲,代表着民族的希望。



(2)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指出长春“一汽”建成投产对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

(3)分析表一、表二,两表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二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阳铁厂和萍乡煤矿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企业,并分别列举若干同类型企业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其中蕴含了现代化的哪些启示。
2020-07-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历经百余年的沧桑,新中国的经济梦想于1953年起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材料二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必需生产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的设想与苏联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并说明提出这一设想的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认识。
2020-07-0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太宗)谓黄门侍郎王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宋朝设官之制……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皇宫),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中央机构是如何实现权力分权和制衡的?

材料三   近现代国家所具备的立法、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权力系统,在雅典已基本存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分权是在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最高权力机关之下的分权。立法、司法、行政不是平行的,而是行政、司法在立法机关监督下的分权,行政、司法都要对立法机关负责。但它又不是一元政治,它没有形成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一切的统治机构,即使是具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制约。

——孟祥玲《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权力制约机制》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分权的特点,结合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比较古代中国和雅典在分权上的本质区别。

材料四   


材料五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邓小平文选


(3)根据材料四、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和中国在权力制约平衡上的不同,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权力分权与制衡的看法。
2020-05-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通过这些探索,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
2020-11-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内练习及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