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中原地区的周、卫、齐、鲁、晋(韩、赵、魏)等政权皆被视为“中国”,秦、楚、吴、越等政权则被看成是夷狄。到秦朝“以兵灭六王,并中国”以后,按照五德终始学说,以其代周“火”德自为“水”德,以“中国”正统自居,就连周朝时秦、楚、吴、越等政权所辖地区也被视为“中国”了。汉武帝时,承认秦朝代替周朝的中国正统地位,以西汉代秦“水”德为“土”德。汉人在称汉朝为“中国”的同时,又构建起了中国各个民族皆为“炎黄子孙”的血统体系。

——摘编自赵永春《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的背离与重合》

材料二   毛泽东曾指出:“爱国主义的内容,看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来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摘编自王永浩《深刻认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统一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国家观念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现代中国国家观念更新的时代意义。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四条基本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高速度为灵魂”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四条路线”(     
A.反映了中共政策的务实性B.受到国内、国外因素的影响
C.都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交成另一种东西。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材料二 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三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矣批准后变通执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材料一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为了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他颁布了哪部文献扭转战局?
(2)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中,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是哪次革命?此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我国为推进国家统一,在港澳台问题上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它最早依据哪一法律文献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确定下来?
(5)请你谈一谈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的工业化可以考虑采取“经互会的方式”,即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定范围内分工合作,实行一体化生产。但是,新中国领导人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这反映出新中国在经济建设中(     
A.缺乏经验出现冒进倾向B.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C.认识到斯大林模式弊端D.拒绝了苏联的大力援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同年,刘少奇回答“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或小生产者”问题时明确指出:“这对人民有利,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些思想的提出旨在(     
A.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
C.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D.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0年,中国的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不到五分之一,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等内陆省份没有铁路。到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这些内陆省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已着手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B.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铁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D.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初见成效
2022-10-13更新 | 106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4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专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到1957年农村党员人数要达到600万,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村镇,可以建立总支部,行政村和合作社一级也要建立基层党组织。到1966年底农村党员达到了630万,比1953年增长了近100%。这一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     
A.与基层自治制度相辅相成B.使人民政权开始扩展到农村
C.有利于人民行使民主权利D.推动了农村阶级结构的调整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其实行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沈阳飞机制造厂先后建成投产。与1952年相比,至“一五"计划.完成的1957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35.8%上升到48.3%.

——整理自虞和平6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953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成立由毛泽东任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奥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整理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简要说明两则材料所反映现象之间的关系。
2022-09-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表所示为“一五”计划制定期间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工业化的两则观点,这两则观点所关注的焦点是(     
张闻天(时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在开始时期如聘请专家墈测实际,定制成套设备,建立工人宿么、办公室厂房等。并不需要很多的资金…我想,在充分动员群众的基础上,甚至以募捐或发公债的方法,也是可以解决困难的
毛泽东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了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就要付出很多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只有增产节约这一条康庄大道
A.苏联援助和独立自主的关系B.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化的条件
C.改善劳动者生活品质的途径D.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2022-08-25更新 | 130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