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某同学无意中在家里翻出一个铝牌(如图)该铝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铝牌上的字:宜昌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A.三大改造B.洋务运动C.工业化建设D.大跃进运动
2023-10-0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在其三民主义中认为,民生主义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也就是说,国强才能民富,国强是民富的基础,但民富才是国强的最终目的和最可靠的保证。1912年,孙中山在南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中说道:“中国近代患贫极了,因而在行社会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时,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生产力则贫。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政策措施,则是节制资本,平均地权。”五四时期,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中指出:“中国今尚用手工业生产,未入工业革命之第一步,比之欧美已临第二革命者有殊,故中国两种革命必须同时进行,既废手工而采机器,又统一而国有之。”作为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富民强国的梦想,虽没能亲手实现,但却同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引导着后继者们朝着这个目标奋进。

——编自于额《孙中山富民强国的思想及其发展》

材料二   1949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指出:和外国人进行合作是允许的,有生意我们就要争取。可见,此时毛泽东已经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思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在充分借鉴苏联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确定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以及私营商业的工商业国有化方针,并逐渐形成了以建立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目标。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推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听从党的指挥,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终究是人民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他认为,无论党和国家制定出什么样的战略计划,最终执行者都是人民群众,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所有计划和战略才能够得以实施。

——摘编自徐涛《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富民强国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3 . 1954年我国全民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从6月16日开始,到9月11日结束,历时接近3个月。宪法草案公布以后,民众欢呼雀跃。臧克家作诗赞曰“强忍住欢喜的眼泪,我朗诵这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比黄金铸的字更宝贵,人人把它铭刻在心上,”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C.法治精神深入人心D.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
2023-10-05更新 | 43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信阳市(青桐鸣)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结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前,近代中国政府对外贸易入超本已成为社会常态和趋势。但是自从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入超情况更加严重。1926—1929年入超数控制在250000000关两左右,到了1930—1933年猛增到556605240关两。大危机过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开始萎缩,中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半殖民地附庸,情形当然也不例外。

——摘编自罗红希《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入超激增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入超激增的原因。

材料二:在恢复发展国内贸易的同时,国家也积极开展了对外贸易,促进内外交流。国家实行了对外贸易的统制政策,由国家贸易部统一管理外贸业务。在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一方面把对外贸易的重点转向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并积极开展同亚非国家的贸易活动,另一方面利用美国与西方其他国家在“封锁”“禁运”问题上的矛盾,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贸易活动。到1952年,我国已先后同苏联、印度、英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或发展了贸易关系。该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64.6亿元。而且,从1950年起,我国就扭转了长期入超的局面,实现了对外贸易的顺差。在进口货物中,奢侈品几乎绝迹,国家建设所急需的生产资料得到大幅度增加。

——摘编自陈国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简史(1949—1994)》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影响。
2023-10-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56年,评剧电影《刘巧儿》风靡全国,那时候大多数男女老少都会唱上几句著名选段:“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这一现象(     
A.折射出当时追求婚姻自由的社会现实B.表明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婚姻法》
C.体现了新中国影视业的繁荣发展局面D.反映出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2023-10-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高中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中三部法律文献的制定(     
时间文献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表明我国法律体系完备B.提出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C.宣告全国人大立法工作完成D.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
2023-10-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产品单位按人口平均产量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苏联美国英国
原煤公斤83.0761.03498.04938.09.242.159.9
生铁公斤1.7*84.4244.5165.949.6143.897.6
公斤0.995.3376.3255.2105.8418.1283.6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2023-09-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为1956年赵友萍创作的宣传画。它反映了(     

农村妇女们,积极参加农业劳动,争取合作社的农业丰收
A.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农业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C.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D.社会主义革命蓬勃开展
2023-09-1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华冲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56年12月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时说到:“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自发经营的较大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可以增加。……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这一谈话(     
A.促使三大改造的进程加快B.推动了国内资本主义自由发展
C.有利于建设新型市场经济D.是对经济建设有益探索的肯定
2023-08-30更新 | 145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几代共产党人的梦想和追求。1956年,随着“苏联模式”弊端的显现,毛泽东及时提出“以苏为鉴”,号召全党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毛泽东这些论断和号召(     
A.推动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B.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寻
C.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D.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基础
2023-08-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