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2004年中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

注:工业化率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镇化率为市、镇全部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据朱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民族工作创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一个时间段,提取有关现代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有效信息,并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时间段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11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届三上学期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满足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建设需求
B.为近代科学各个门类引进高等教育
C.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D.建设学科专业齐全的高等学校体系
2023-12-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为1952—1956年全国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据此可知,③和④分别代表的是(     
经济成分
1952年1.50.719.171.86.9
1956年53.47.332.27.1
A.国营经济、个体经济B.国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
C.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D.合作社经济、外资经济
2023-12-1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从1952年下半年起,全国粮食购销开始呈现紧张形势,哄抬物价的风潮随时可能发生。面对这种严峻情况,中共中央紧急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在农村实行粮食征购,在城市实行粮食配给,严格管制粮食私商。这一政策简称“统购统销”。该政策反映了当时我国:(     
A.农业生产落后于工业发展B.国家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
C.人民公社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D.民主与法制建设有待完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3年,第一次全国普选正值农忙,农民最初积极性不足。但这种情况很快发生变化,很多农民把选民证称为“当家作主证”,和土地证—起放到箱子里保存;还有妇女主动向村干部索要选民证;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未能参加选举而埋怨村干部。这一变化可以反映当时(     
A.社会动员取得成效B.基层民主自治的完善
C.妇女积极参政议政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023-12-1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社会变革实际上就是指主要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革命,在广义上它统指“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技术变革则是指“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革命”,社会革命与技术革命并不是“两次革命”,“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

——摘编自韩保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史》

材料二1981年汕头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到2003年下半年汕头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87万家,涉及农业、工业、商贸、房地产、交通运输、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行业1/2009年,全市民营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9.6%;私营企业出口总额比2003,年增长2.4倍,占全市出口比重的42.9%。全市形成了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8大优势产业集群,到2016年1月,现有民营经济单位16.9万家,占全市经济单位的97.7%。与此同时,拥有全国五分之四的玩具上市企业,现有“新三板”挂牌企业均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非常活跃。

——摘编自杨玉民《改革开放40年汕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将“两种革命结合在一起的”的做法,并简析“两种革命”实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81年以来汕头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表现,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政策的角度,分析“黄金时代”出现并不断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同时期苏联东欧国家年均增长5.7%,非洲国家年均增长4.5%,拉丁美洲国家年均增长5.2%,亚洲国家和地区(不包括日本)年均增长5.2%。这说明(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B.中国发展水平处在世界前列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确性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功开辟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语中的外来词(部分)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部分))

时期

词汇

时期

词汇

古代

骆驼、胡瓜、葡萄、觉醒、慈悲、解脱、因果、几何、地球、经度、仪器、面积、三角等。秦到明中期China(瓷器)、silk(丝)

近代

咖啡、马达、国会、贸易、铁路、法律、星期、警察(来自日语)人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苏维埃等。明代晚期到辛亥革命吸收闽粤两地的语言发音习惯产生的音译借词:Moyune(婺源茶),Tsatlee(生丝)Coolie(苦力)hong(商行)kowtow(叩头)、KungIteiFatChoy(恭喜发财)
现代50年代源自俄语:布拉吉(连衣裙)、喀秋莎、拖拉机。20世纪以来特别是80年代后Open-door policy(开放政策)special economic zone(经济特区)、one Country,two system(一国两制入Fourbooks(四书)Five Classics(五经)、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中草药)、kai shu(楷书)Taichi(太极)
80年代以来源自英语:的士、可乐、卡、托福、比基尼、克隆、基因、因特网、博客等。
源自日语:卡拉OK、新千线、量贩等。
阅读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围绕“外来词”,自拟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12-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所示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使用频率的变化情况。1949年到1956年《人民日报》报道中上述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说明(     
A.外交原则随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B.社会制度影响媒体报道
C.中国外交服务于内政的特征更加明显D.战后两极格局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民主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D.召开一届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3-12-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