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两个时期中各选一个实例,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9-08更新 | 410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2023·河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61—1963年,原先从农村招收的2500万职工被精简下放到农村,由此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人口逆向流动。同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减少4.8万家,相当于1960年全部企业数的44.8%。这表明党和政府(     
A.意在结束人民公社运动B.开始冲破苏联模式束缚
C.试图纠正“左”倾错误D.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
2023-03-31更新 | 611次组卷 | 9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
23-24高三上·河北石家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61年4月,陈云致信周恩来,汇报了在杭州、南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化肥设备制造和生产问题的情况,计划每年竣工五个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同时开建五个厂,每年形成二十五万吨合成氨,相当于一百万吨化肥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建设规模除美国有过几年外,其他国家没有先例。据此推知,这一计划的实施(     
A.落实了大跃进运动的精神B.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布局
C.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2023-01-15更新 | 468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4 . 下表为学者对《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党
时间段1949年至1956年1957年至1965年1977年至1992年1993年至2012年
高频词人民、工作、和平人民、生产、社会主义人民、发展、改革人民、发展、市场经济

①一直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②随时代的变化调整工作重心
③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确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至1975年,三线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以下对三线建设认识正确的是
①当时中国面临着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
②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工业布局
④增强国防力量并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4-04更新 | 50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从此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材料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志愿军一级英雄,参加了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等战争。

材料二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以李延年和申纪兰为代表的这一代人为共和国做出的贡献。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7年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结合材料三、四、五和所学,从不同角度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要求:史论结合)
7 . 毛泽东在1961年末讲到:“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这就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历史证明:当时“做对了”的包括(        
①中共八大提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②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③1958年开始实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0-07更新 | 392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国家治理关乎民生商周时期的统治者已经产生了“敬德保民”的认知和经验。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提倡统治者应该强修养、克己成仁,实施养民、富民、教民之治。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力主君为民而设、统治者要推行“仁政”。

——摘编自严炳洲《从以民为本到人民至上——民本思想在中国的现代化演进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观点。

汉初,经济的凋敝和秦亡的教训使统治者认识到“为富安天下”,只有与民休息、尽快恢复社会经济,才是兴邦的根本出路。汉高祖即位之初,“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景帝时“三十而税一也”。文景之时,先后“除肉刑”,“欲令治狱者务先宽”。

——摘编自马卫东《中国古代三大治世的历史成因》


(2)依据材料,概括汉初统治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其带来的影响。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毕生追求的革命纲领。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倡导民生主义。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明确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孙中山强调“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他一生都在力行振兴实业的革命实践,他主张在“关系主权之事,不能丧失”的前提下,可利用外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摘编自韩喜平《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评析》


(3)依据材料,列举孙中山提出的有利于民生发展的主张。

1956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017年中国GDP总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2017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论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门小军《中国共产党对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及其经验启示》


(4)从材料中任选一种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说明其提出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2022-03-09更新 | 441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2022年高二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共八大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②1950年,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③1956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④2000年,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8-16更新 | 469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023·湖北襄阳·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反映了1957—1965年部分大城市划定市区(含城区与郊区)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公里) 据该表可知,市区面积的收缩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北京杭州哈尔滨备注
195748202531247城市面积减少部分原为供应城市蔬菜等副食品的郊区,转变为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村
1958886011571247
1962270123972450
1965270123971334
A.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削弱B.农村地区的经济作用增强
C.城市规划受到国际局势影响D.八字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3-06-05更新 | 337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