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新中国出现千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有: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这体现了
A.城市化进程的加速B.资源配置方式变化
C.工业结构日趋合理D.城乡工农统筹发展
2 . 1962年,中国农村开始试行“三自一包”政策“三自”是指自留地、自负盈亏自由市场,“一包”是指农民可以承包集体土地经营。下列各项对“三自一包”认识正确的是
A.“三自一包”是中共中央调整农村政策的产物
B.“三自一包”彻底终结了“大跃进”时期的“左”倾错误
C.“三自一包”启迪了改革开放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三自一包”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要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1961年开始,中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到1965年,全国共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大城市数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6%(1964年)。这种现象
A.终止了人民公社运动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加速“左”倾错误的发展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两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两者提出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任务相同
B.两者的目的不同,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C.前者侧重于发展生产力,后者侧重于调整生产关系
D.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2020-01-25更新 | 404次组卷 | 1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新中国的某一时期。经济建设领域浮夸风盛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响遍神州大地。这一时期是
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
7 . 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2019-12-04更新 | 1149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60—1963年,黑龙江省西部展开了“大庆石油会战”,其中涌现出王进喜等一批劳动楷模,最终建成大庆油田。这一成就发生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