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一份1958年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上标明“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份报纸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
A.是虚假的人造史料
B.是重要的原始资料
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
2018-11-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统考(期中)历史试题
2 .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社会生活的图画,有关下图内容说 法正确的有(  )

(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广东某公社)
①该图可作为研究当时社会情况的历史史料
②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
③反映了当时“浮夸风”、“共产风”盛行
④所反映的事件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 . 如图为重庆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年画《龙凤呈祥》,描绘了“麦穗飞凤、钢水化龙”的景象。该作品体现出
A.男女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B.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C.国民经济实现均衡性发展D.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背离
4 . 下面是1958年由地方政府奖励给南社人民公社的奖状。这史料反映了当时
A.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决策B.人民群众渴望经济恢复与发展
C.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浮夸风”D.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59年,毛泽东指出“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这一论断(     
A.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B.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C.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D.成为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2024-05-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照片是历史的见证,是重要的史料来源。根据图片及相关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转变
B.集中体现了人们的建设热情
C.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D.该时期仍然取得一定的成就
2019-07-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61~1963年我国大规模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据史料记载,1961~1962年两年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全国吃商品粮的城镇人口,从1961~1963年6月共减少2800万人。关于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最合适的是
A.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城市粮食供应紧张
B.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
C.险恶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转移城市人口
D.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挫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时期政府实行贸易的双轨制度,将贸易分为官方的“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明初政府颁布禁令:“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原因是政府考虑到沿海居民的胡作非为,“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者居十七”。但官方的“朝贡贸易”却十分兴盛,“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前来朝贡的国家有十多个,如暹罗、占城、扶桑、琉球、朝鲜等。每次使团前来带来的都是该国的贵重礼物,但因生产力落后,“进贡之物,大都草率不堪,甚者尤极不堪,而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明朝采取“厚往薄来”的原则,回赠的物品价值往往超过对方数倍。

——摘编自李凤琼、秦超超《明朝与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情况比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迅速恢复和扩大对外贸易,中央贸易部召开了一系列有关出口的全国性专业会议,如丝绸会议、茶叶会议、钨锡会议等,研究大宗出口产品的产销情况,通报国际行情,制订1950年出口计划和具体的保证措施。促进了1950年度出口的恢复和发展,基本达到了或超过了历史上的最好水平。同时,贸易部还召开了全国进口会议,专门讨论民用品的进口问题。根据会议制定的方针政策,既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的局面,又根据国内的需要掌握进口。为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外贸,政府在大力发展国营对外贸易的同时,还注意发挥当时占较大比重的私营外贸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作用,实现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摘编自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对外贸易的特点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作用。
9 . “深刻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穿云霄。彩云栓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这是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歌。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