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2019-01-30更新 | 1928次组卷 | 25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2019-01-30更新 | 1817次组卷 | 4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2019-01-30更新 | 294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5 . 下表是我国1960~1965年工业总产值变化表。这反映了(  )
年份196019611962196319641965
产值(亿元)1650101985092211031394

A.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到了抵制
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难以消除
C.国家经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D.文革严重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7 . 中共八大提出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这一决策
A.实现了政府工作的拨乱反正
B.偏离民主政治发展的正常道路
C.为新中国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
D.表明政治建设在徘徊中前行
8 . 前不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分析,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
A.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
B.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
C.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
D.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2018-11-15更新 | 712次组卷 | 23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左”倾错误严重泛滥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D.七千人大会进行了政策调整
10 . 到1958年8月底,河南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创办了各种“大学”570多所,学员达到10万多人,基本上做到了每个社员都上大学;河南登封县在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大学”;某师范大学一个文学班26人苦战四昼夜,读了290部中外名著。教育领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B.在当时的整体形势下,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冒进倾向
C.“双百方针”促使文化教育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D.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