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最可能创作于(       
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23-05-15更新 | 7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2014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1
2 . 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我党曾犯了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挫折与损失,带给人们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亩产12万公斤”“皮棉亩产5000斤”和“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

材料二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年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比上年
1966年2534亿元+17.3%(约)558.7亿元+24.4%(约)
1967年2104.5亿元-17%(约)419.4亿元-25%(约)
1968年2015.3亿元-4.2%(约)361.3亿元-13.9%(约)


(1)上述材料所示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
(2)材料一、二涉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针对材料三所示问题,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努力?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一五”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其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2019-07-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文)
4 . “社东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山上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丈多,吓得我忙大声喊:‘谁不小心掉下河?’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姑娘回答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这首歌谣反映了
A.“大跃进”中的“浮夸风”
B.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合作化浪潮
C.“文化大革命”中的经济动荡
D.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大发展
5 .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从这些科学“奇迹”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后人得到的最重要启示是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D.促进工农业全面发展
2019-07-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中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1957年至1960年经济生产总产值图表(单位亿元)
时间经济总产值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副渔
19571241704317387537
195816491083580503566
195919801483867547497
1960209416371090616457

对图表信息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B.全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C.工业经济发展比农业经济重要
D.我国已经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019-07-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中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理科生作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改革。


图1

图2

图3小岗村村民“按手印”

图4安徽凤阳村农民
打花鼓庆丰收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中图1、图2提供的信息,指出当时在农村掀起的运动名称。并说明这场运动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中图3、图4提供的信息,说出当时在农村实行的制度及该制度的实质。
2019-07-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中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指出: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这表明我党
A.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失误
B.对“左”倾错误有了根本认识
C.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 . 1957到1978年间,我国农业劳动者从19316万人增加到29426万人,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95.8倍,而同期农业总产值仅增长84%。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
B.城乡人口比例变化明显
C.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D.国民经济发展增速缓慢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