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据统计,在从1961年1月开始的两年半中,全国职工精减与录用相抵共减少了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了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了2800万人。其主要目的是
A.改善城乡关系争取财政经济的好转
B.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农业生产
C.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
D.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以促进农业发展
2 . 1959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指出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购任务。这一举措
A.体现了“浮夸风”的影响
B.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贯彻了党的“八字方针”精神
D.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3 . 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原因有
①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连续的自然灾害
③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2019-05-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静仁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8年9月5日,毛泽东在第15次最高国务会议说,一为粮食,二为钢,加上机器,叫三大元帅。三大元帅升帐,就有胜利的希望。还有两个先行官,一个是铁路,一个是电力。此论断
A.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B.适应了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C.推动了经济建设热情的过度高涨
D.促使我国工业化体系初步形成
6 . 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中国在“赶超”思想指导下的直接后果是
A.制定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B.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
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
7 . 河北省徐水县1958年8月推出供给制,全县实行“十五包”:“吃、穿、住、鞋、袜、毛巾、肥皂、灯油、火柴、烤火费、洗澡、理发、看电影、医疗、丧葬,全由县里统一包下来。”这本质上反映了
A.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
B.“大跃进”成就显著
C.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
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
8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021-06-11更新 | 167次组卷 | 44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中国统计年鉴》,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了1000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严重
B.“左”倾错误的泛滥
C.粮食大量减产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泛滥
2018-10-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在这些一步登天的乌托邦梦想中间,一种实用主义情绪开始抬头,强调计划中的现实性和技术操作中的专业性。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仅仅靠精神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此话中的“乌托邦梦想”指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