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前苏联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二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

年份产量收购收购量占产量(%)
1958200005876.029.4
1959170006740.539.7
1960143505105.0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材料三   1958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全面放宽大中小城市户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大中小城市。

(1)材料一、二的分配方式存在什么共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相似背景。列举后来两国为改变这种状况所采取的措施。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分别指出我国50年代“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和近年来放宽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018-10-0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以前,并无乡村卫生组织及相关制度,20世纪20、30年代,在借鉴美英经验的基础上,乡村卫生建设才有所起色,但政府在乡村卫生方面的工作多流于形式,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知识分子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在部分地区组织了有限工作……共产党对乡村医疗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与西药管制,中国共产党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中医,推行以中医为主,融合中西医的乡村公共卫生模式。红军在部分条件具备的根据地对部分民众实行医费免除,药费自理的政策。

——摘编自刘洁《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研究》等

材料二   据1964年统计,用于830万享受公费医疗人员的经费,比用于5亿多农民的还多,了解到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如此之大,毛泽东十分震怒并发表六二六指示医疗体制要改革……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医学教育用不着高中、初中毕业,高小毕业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在六二六指示精神指导下,短时间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百万计以上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赤脚医生1559214人、生产队卫生员3282481人。到1975年,全国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他们为农村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李德成《毛泽东与计划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医疗体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医疗改革。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医改应注意的问题。
2020-09-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1届高三9月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