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2023·浙江温州·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在中国共产党某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毛泽东研究了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对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研究了矛盾论,认为“只要还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还存在着先进和落后的矛盾,还存在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那末,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也就还将存在”。对这次会议的解读正确的是(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提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C.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D.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的任务
2023-05-03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3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第8枚:“自力更生”。

【邮票名称与编号】自力更生,图序20-8 J(2021年)
【发行日期】2021年7月1日,志号:2021-16
【选题依据】伟大的建设成就,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纲要上册,第165、166页。
【画面介绍】
该票由众多元素构成,左下:大庆油田、右下:南京长江大桥、右上:两弹一星、左上:十三陵水库。邮票画面正上方正中间印有邮票发行标题,邮票左下角写着图名:自力更生,印有邮票志号2021-16,右下角印有本张图片在套册中的图序及面值1.20元。画面运用油画方式手绘绘制而成,表现力、色彩浓度、笔触的运用使得邮票产生尊贵之感,与建党百年的喜悦气氛相得益彰。
【背景解读】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虽经历曲折,但从总体上看,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该邮票发行于2021年7月1日,即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纪念日。
【问题设计】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指何时?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022-08-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邮票里的党史
3 . 城镇人口数的变化反映城市化的进程,解读下图,回答问题。

如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分别指出AB、BC、CD三个阶段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原因。
2022-02-28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点05 城市-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4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业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读图,回答问题。

图1
20世纪5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图2
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材料   19822004年“三农”工作一号文件内容节选1982年:对于(农村)家庭副业和专业户,必须实行积极扶持的政策,在资金、技术、供销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我国耕作制度复杂……农业机械化必须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

1983年: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1984必须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商品生产服务体系……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1986年:伴随着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专业户。

2004年: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有限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央和地方要支持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19822014)》


(1)解读图1、图2,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2)提取材料信息,从多角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历史信息的解读要注意恰如其分,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全面建设的十年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期间成就辉煌
20-21高一下·浙江湖州·期末
7 . 下图是1957年至1960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柱状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总产值稳步提高B.产业结构呈现不平衡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获得成功D.经济落后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2021-06-26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寒假自学课】高一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纲要上)复习-第9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8 . 下图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B.农业发展速度远超工业
C.国民经济重心实现转移D.我国已初步实现工业化
9 . 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
1960年21.8%26.1%52.1%
增长率—47.3%—16.3%104%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重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B.“大跃进”的开展使全国工业总产值取得大幅度提高
C.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的严重失衡
D.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0 .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钢铁生产的状况,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百姓服饰受到“文革”的影响
B.国民的建设热情受到压抑
C.社会资源面临较大的破坏
D.英国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