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
1960年21.8%26.1%52.1%
增长率—47.3%—16.3%104%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重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B.“大跃进”的开展使全国工业总产值取得大幅度提高
C.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的严重失衡
D.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 . 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分类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工业固定资产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
1956年100%100%100%100%100%100%100%
1966年约200%194.4%近180%300%124%111%161.7%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B.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有效调整和整顿
C.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3 . 下图为新中国某一时期主要农产品变化统计图(单位:万吨)。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粮食产量下降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密切相关
B.国家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而出台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国家大力发展糖料、油料和棉花等经济作物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
D.党和政府大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 . 下面是反映我国某一时期宣传画及相关日记,对该图文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社会氛围和谐B.国民的建设热情受到压抑
C.社会资源得到较好利用D.农民服饰表情深受文革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950 -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两国农业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
B.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最终超越了苏联
C.苏联农业经济改革的成效很突出
D.国家政策不同导致粮食产量差距拉大
2016-11-27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安徽蚌埠第二中学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卷
6 . 该图《刻舟称瓜》是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

一幅美术作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记录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B.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
C.反思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历史
D.表达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
2016-11-18更新 | 5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安徽省宿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