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指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这次会议的召开(     
A.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成功探索
B.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完全解决
C.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024-04-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1年,上海工业企业开展“比学赶帮”活动,活动的主旨逐渐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强调数量的多转变为强调质量第一。这一转变(     
A.促进了工业的有序发展B.遵循了七千人大会精神
C.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D.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2024-04-24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比1962年增长55%,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1963—1965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超过了“一五”期间的速度。这种发展有可能得益于(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C.人民化社化运动在全国范围的推广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2024-04-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我国的城镇化遵循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历了19781991年的缓慢推进、19922001年的由慢到快过渡、20022011年的快速推进、2012年至今的快速推进但速度放缓等阶段。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城镇化推进模式。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从1.72亿人增长到8.13亿人,约占同期世界新增城镇人口的26%,对世界城镇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伴随城镇化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了从低水平到全覆盖、从城市偏向到城乡统筹的转型,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苏红键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历程、启示与展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1960~1965年城镇化率出现明显波动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2024-04-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这次会议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实现了由“照搬苏联”到“以苏为鉴”的转变,提出了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
C.“一五”计划已超额完成D.成功出席了万隆会议
2024-04-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1月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

1950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材料二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当时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图片事件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时间、名称)?
(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2024-04-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任务一】谶语

谶语是中国古代反映重大政治变动的神秘预言,《史记·项羽本纪》中,“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1)“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谶语。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证了这一谶语的史实。
【任务二】军歌

军歌能够体现一支军队的时代使命。《国民革命歌》最初由共产党员邝墉在1926年编写,其歌词为:“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曲后来被广泛采用,并编入《国民革命军歌集》印发给部队。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革命运动最大的功绩以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任务三】民谣

民谣反映了社会的变迁。20世纪90年代,社会上流传着“40年代全民扛枪,50年代全民炼钢,60年代全民备荒,70年代全民下乡,80年代全民经商,90年代都想把大款当”的民谣。


(3)依据材料,任选两个年代的民谣内容,指出能反映这一民谣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其时代主题。
2024-03-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56年12月,毛泽东指出,“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国家投资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工厂。”这反映了(       
A.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B.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困难
C.“八字方针”深入实施D.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024-03-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中共八大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解决。其依据是(       
A.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D.社会生产力持续高速发展
2024-03-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据此可知(       

年份

项目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亿吨

135亿吨

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64亿吨

535亿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100%

A.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阻碍工业化建设
C.“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4-03-22更新 | 172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