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1957年-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产值单位:亿元: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工业总产量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粮食产量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04.5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766.3

1959

1483

867

616

497

16969.2

1960

1637

1090

547

457

14385.7

对上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稳步前进B.遵循客观规律才能科学发展
C.党的正确路线指导国家建设D.八字方针取得非常显著成效
2023-07-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C.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的调整D.标志着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3 . 下图是1953—2002年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增长率的波动曲线,对以下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推动1958年GDP的快速增长
B.右倾错误导致1959—1961年国民经济的极速下滑
C.“八字方针”的有效落实促进1964年GDP的回升
D.1975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使国民经济有所提升
4 . 下图为1960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版人民币一元票样图片,下列对图片的解读合理的是(       
A.体现了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B.说明了工业化建设使女性地位提高
C.反映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D.体现了女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2022-02-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经济建设中的社会现象。对该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B.显示了人民对农业生产的丰富想象力
C.证实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D.造成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的极大挫伤
2021-06-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郊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宣传画往往带有一定的导向型、鼓动性和激励性。对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1959年创作的宣传画《我们同矿石一起炼成钢》
A.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反映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C.描绘了“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D.展现“大跃进”时期生产建设热潮
2021-02-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1957年至1960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柱状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总产值稳步提高B.产业结构呈现不平衡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获得成功D.经济落后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2021-06-26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1953~1954年的增长状况和“大跃进”高潮密切相关B.1954~1956年的增长状况和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相关
C.1958~1961年的增长状况表明文革动乱影响经济领域D.1961~1964年的增长状况表明国民经济调整卓有成效
2020-07-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中国1955—1965年农业总产值指数变化柱状图。以下解读中,正确的有

①总体:这一时期农业虽然经历曲折但总体仍有发展
②1955—1958年:土地改革陆续完成推动了农业发展
③1958—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④1961—1965年: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成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以下对历史概念的解读正确的是(  )

三教合一

中国古代的三教合一严重阻碍了儒学的复兴

三角贸易

近代大西洋三角贸易是指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

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八字方针

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好转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