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53—2002年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增长率的波动曲线,对以下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推动1958年GDP的快速增长
B.右倾错误导致1959—1961年国民经济的极速下滑
C.“八字方针”的有效落实促进1964年GDP的回升
D.1975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使国民经济有所提升
2 . 下表是1961-1962年我国钢铁工业的调整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基建投资(亿元)年度指标(万吨)钢产量(万吨)
1961年11.88850870
1962年5.07600667
A.降低成本以缓解财政危机B.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改变
C.压缩产量以减轻市场压力D.国民经济结构得到改善
4 . 历史信息的解读要注意恰如其分,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全面建设的十年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期间成就辉煌
5 .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时期,流传的口号各有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3年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8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①口号都体现了浓厚的革命色彩
②经济建设的探索合理有成效
③国家建设面临复杂的内外形势
④不同时期口号时代特征明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235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1957年至1960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柱状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总产值稳步提高B.产业结构呈现不平衡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获得成功D.经济落后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2021-06-26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1953~1954年的增长状况和“大跃进”高潮密切相关B.1954~1956年的增长状况和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相关
C.1958~1961年的增长状况表明文革动乱影响经济领域D.1961~1964年的增长状况表明国民经济调整卓有成效
2020-07-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中国1955—1965年农业总产值指数变化柱状图。以下解读中,正确的有

①总体:这一时期农业虽然经历曲折但总体仍有发展
②1955—1958年:土地改革陆续完成推动了农业发展
③1958—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④1961—1965年: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成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
1960年21.8%26.1%52.1%
增长率—47.3%—16.3%104%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重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B.“大跃进”的开展使全国工业总产值取得大幅度提高
C.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的严重失衡
D.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0 . “①降低积累率,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相应扩大消费基金。②缩短工业战线,主要是缩短重工业战线”;“④相应地提高消费基金,改善人民生活,除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减免农业税来增加农民收入外,在城镇提高职工工资,发放奖金和增加就业。⑤调整内外关系,使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等有更大增长,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材料①②和④⑤分别反映了建国后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次调整,有关解读正确的是(     
A.都强调调整是关键,又把改革放在突出位置B.两次调整都与左倾错误有关
C.都对管理形式和分配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D.两次调整邓小平都是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
2020-07-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