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56年12月刘少奇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发言说:“有这么一点资本主义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1957年4月周恩来总理表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这表明当时我国(     
A.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B.追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C.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D.开启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九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指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这次会议的召开(     
A.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成功探索
B.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完全解决
C.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63至196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四年迅猛增长;196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工业、农业总产值都大幅超过1957年的水平。与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是(     
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化D.国民经济调整
4 . 特定时代词语语汇中的“高频词”,表征着历史的时间性和历史的延续与变迁,具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几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10个高频词的次数统计

高频词
会议
社会主义阶级革命经济建设发展人民国家中国领导
八大
1956年)
11898455352791111182557
十二大
1982年)
128356212312492117775262
十四大
1992年)
17914252091841731027611859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高频词汇的变化拟定一个主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61年,上海工业企业开展“比学赶帮”活动,活动的主旨逐渐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强调数量的多转变为强调质量第一。这一转变(     
A.促进了工业的有序发展B.遵循了七千人大会精神
C.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D.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7日内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比1962年增长55%,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1963—1965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超过了“一五”期间的速度。这种发展有可能得益于(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C.人民化社化运动在全国范围的推广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这次会议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实现了由“照搬苏联”到“以苏为鉴”的转变,提出了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
C.“一五”计划已超额完成D.成功出席了万隆会议
2024-04-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这一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反映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
2024-04-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59-1961年严重困难发生后,中共中央采取的方针是(     
A.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B.以“阶级斗争为纲”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集中力量发展农业
2024-02-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1958年6月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错误的是(     
A.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B.此时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
C.该批示可用于研究“大跃进”运动D.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
2024-02-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