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1435亿公斤,比1957年减少了26%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已经精简职工873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000万人,仅在1960年秋到1961年春,新增加农业劳动力2913万人。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倒退出现了逆城市化B.企业效益降低难以为继
C.国家调整政策以恢复经济D.国家发动上山下乡运动
2022-02-21更新 | 171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和收购量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我国农业
A.粮食产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B.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性
D.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历史性变革
4 . 1960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节俭财政支出等。这一方针实施的主要背景是
A.经济困局的出现B.整风运动的开展
C.反右斗争的扩大D.中共八大的召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反动阶级及其外国的主子们长期盘踞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使得城市中的反动势力十分强大。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使得城市中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虽然市民比较普遍,但生产和经营基本都以家庭为主,思想极其狭隘。革命要想发展,必需重视对落后的农村的改造,必需充分团结好农民阶级。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分析及开辟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及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的“社会变革”及其巨大成就。
2022-01-25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宣传画,它最有可能出现在
A.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7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政府以备战为目标,大力投资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其间,我国共新建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内地新建城市29个,占同期全国新建城市的52%。材料说明
A.国家整体经济结构趋于合理B.国家主导加速厂城市化进程
C.经济发展促使城市数量增长D.城市建设缩小了城乡间差距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的发展到注重质量
C.中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总是发生变化D.中国适应了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9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2021-01-19更新 | 215次组卷 | 49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在组织上采取一项重大措施,即重新设立中央财经小组,着手落实七千人大会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要求。这一举措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暴露B.“大跃进”运动方向得以扭转
C.中央对经济建设有了反思D.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成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